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3年3月20日 星期一

“以竹代塑”,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

  日前,在北京国际竹藤组织总部,拉美和加勒比驻华使团与国际竹藤组织交流会举行。来自多米尼加、巴拿马、巴巴多斯、委内瑞拉、巴哈马等16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20多位驻华使节出席活动,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竹藤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国际竹藤组织董事会联合主席江泽慧在致辞中指出,竹和藤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种非木质森林资源,特别是竹子,在改善生计、发展经济、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希望此次交流活动以竹为媒、聚焦拉美,分享中国竹产业发展经验,促进知识传播、推广最佳实践。

  国际竹藤组织总干事穆秋姆表示,拉美地区的竹子种类约占全球1/3,有大量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国际竹藤组织是促进南南合作的重要平台,现有50个成员国,其中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是最早开发和使用竹子的国家。近年来,在南南合作和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竹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加快走进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帮助相关国家发展加工产业,惠及当地民生。

  近年来,中国专门为厄瓜多尔组织了4期国际培训班,主题涉及竹子加工技术、竹产业可持续发展、竹产业增值等,共培训近200名高级官员和技术人员。厄瓜多尔驻华大使馆公使克里斯蒂安·曼切诺说:“中国提供的培训项目,帮助厄瓜多尔提升竹资源利用技术、促进竹产业可持续发展,成效显著。”

  通过分享竹藤编织技艺等相关合作项目,中国帮助秘鲁等国农民利用竹子资源制作竹制家具出售,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秘鲁驻华大使馆二秘伊万·特略表示,秘鲁与中国在竹藤产业发展方面的合作前景广阔,欢迎更多中国专家前往秘鲁开展竹藤种质资源研究,推动“以竹代塑”,促进秘鲁经济可持续发展。

  去年11月,中国同国际竹藤组织在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上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推动各国减少塑料污染,以应对气候变化,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竹代塑”倡议是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的具体行动,受到众多发展中国家欢迎。巴巴多斯驻华大使哈伦·亨利指出,中国的竹藤产业非常成熟,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应借鉴中国竹藤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加强竹藤产业的研发与合作”。

  “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各国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拉美和加勒比驻华使团团长、乌拉圭驻华大使费尔南多·卢格里斯表示,“以竹代塑”倡议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打开了机遇之窗,有助于推动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希望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继续加强同中国和国际竹藤组织的合作,积极推进竹藤产业发展,共同为子孙后代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家园。


  《 人民日报 》( 2023年03月21日 02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321/c1002-32647878.html

外交部发言人:美国应切实尊重各国自主决定外交政策的权利

  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记者王宾)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任何主权国家都有权自主选择发展同别国的外交关系,其他国家无权干涉。美国应当摒弃过时的“门罗主义”思维,切实尊重各国自主决定外交政策的权利。

  有记者问:据报道,消息人士称,美国在洪都拉斯总统卡斯特罗表示希同中国建交后,即开始对洪进行外交施压,试图劝说洪方在同中方正式签署建交协议前收回决定。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说,世界上181个国家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同中国建交的事实充分证明,同中国建交是顺应历史发展大势和时代进步潮流的正确选择。“中方欢迎洪都拉斯政府关于发展对华关系的积极表态,愿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同洪都拉斯建立和发展双边关系。”

  他表示,近年来中国相继同巴拿马、多米尼加、萨尔瓦多、尼加拉瓜等国建立或恢复外交关系,双边务实合作积极推进,为有关国家人民带来巨大福祉。

  汪文斌指出,任何主权国家都有权自主选择发展同别国的外交关系,其他国家无权干涉。如果美国对洪都拉斯外交施压报道属实,这恰恰说明美方有关“各国基于主权自行决定外交政策”的表态纯属空话。

  “美国自己40多年前就在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同中国建交,有什么资格剥夺、阻挠其他国家同中国建交和发展关系的权利?美国应当摒弃过时的‘门罗主义’思维,切实尊重各国自主决定外交政策的权利,停止干涉有关国家主权事务。”汪文斌说。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320/c1002-32647820.html

2023年3月19日 星期日

中柬两军首次开展海上协同演练

人民网曼谷3月19日电(记者赵益普)19日上午,正在投送参加中柬“金龙—2023”联演中方参演部队的南部战区海军某登陆舰支队井冈山舰,与柬埔寨王家军海军两艘巡逻艇,在柬埔寨海域进行了一场海上协同航行与通信演练。

“我是中国海军井冈山舰,很荣幸访问贵国,并与你两艇演练。”“我是柬埔寨海军1131号巡逻艇,欢迎中国海军井冈山舰来访。”当地时间上午7时许,经过近100个小时、约1300海里的航行,刚刚抵达柬埔寨海域的井冈山舰,首先与柬王家军海军两艘巡逻艇进行了海上汇合与识别。

在随后的协同航行演练中,以井冈山舰为基准舰,中柬3艘舰艇相互配合,按照预定的航向、航速,有序完成了单横队、单纵队和掩护队形等队形转换训练。通信演练中,双方舰艇一面向指定海域机动,一面进行通信操演。8时20分许,随着中方井冈山舰与柬方巡逻艇分航,此次海上协同演练圆满结束。随后,井冈山舰靠泊柬埔寨西哈努克港。

据悉,这是中柬两军首次开展海上演练。前期,中柬双方就课目演练方案、舰艇协同计划进行多次磋商,为圆满完成此次演练打下了良好基础。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320/c1002-32647312.html

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贝诺段安全有序运营一周年

人民网罗马3月19日电(记者谢亚宏)记者从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获悉,3月19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贝诺段(贝尔格莱德至诺维萨德)安全有序运营满一周年,累计发送旅客293万人次,极大便利了沿线民众出行,成为中塞两国铁路国际合作旗舰项目,为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匈塞铁路北起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南至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线路全长341.7公里。2022年3月19日开通运营的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贝诺段,线路全长约80公里,最高运行时速200公里,由贝旧段(贝尔格莱德至旧帕佐瓦)、旧诺段(旧帕佐瓦至诺维萨德)2个区段组成。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组建中方联营体,以工程总承包模式建设贝旧段,分包承建旧诺段通信信号工程。

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贝诺段开通运营以来,列车最高运行时速由原来的40至50公里提升至200公里,运输品质和效率极大提升,成为当地民众出行首选,旅客发送量大幅增长。一年来,该区段日均开行旅客列车50多列、发送旅客超8200人次,最高日发送旅客14400人次。贝尔格莱德至诺维萨德的列车运行时间由原来的90分钟以上压缩至30分钟左右,大幅缩短了沿线城市间的旅行时间,“同城效应”日益显现,促进了沿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贝诺段开通运营后,中方先后安排3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对沿线车站运营维护人员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跟踪作业指导,协同做好应急处置和节假日运输保障工作;举办匈塞铁路建设与运营维护研修班,分享中国铁路基础设施建设运维经验。中方团队的高质量服务保障工作,有效提升了塞尔维亚铁路运营维护专业技能水平,保持了线路设备设施质量状态良好,经受住了复杂运行环境考验,确保了运输安全稳定。

该负责人表示,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贝诺段安全有序运营一周年,极大便利了沿线群众出行,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巩固深化中塞传统友谊、加强两国战略对接、促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下一步,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将全力推进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诺维萨德至苏博蒂察至边境段建设,力争早日建成投用,为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深化合作作出新贡献。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320/c1002-32647199.html

埃及外长说埃土有实现关系正常化的政治意愿

  新华社开罗3月19日电(记者姚兵)埃及外长舒凯里18日表示,经过多年关系紧张后,埃及和土耳其领导人有实现关系正常化的政治意愿。

  舒凯里当天与到访的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在开罗举行会晤。在会晤后共同会见记者时,舒凯里表示,他与恰武什奥卢讨论了两国恢复双边关系的步骤,双方将在适当时候重新互派大使。

  恰武什奥卢在记者会上说,他此访旨在改善双边关系,两国外交部正密切合作以安排双方领导人举行会晤。

  2013年埃及前总统穆尔西下台后,埃及与土耳其关系恶化,两国随后下调了外交关系级别。土耳其与埃及2021年开始高级别外交官员磋商。特别是最近几个月,两国关系显现回暖态势,双方互动增多。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320/c1002-32647248.html

俄罗斯社会各界热切期盼习近平主席访俄

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3月20日至22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

俄罗斯社会各界人士高度评价近年来中俄关系的高水平发展,热切期盼习近平主席访俄,相信此访将进一步加深两国政治、经贸、人文等领域合作,推动新时代中俄关系取得新的更大发展,为世界发展进步作出贡献。

 

记者:孟菁、李姝莛、刘春晖、殷家捷、鲁金博、黎藜

报道员:科兹洛夫

编辑:房宽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320/c1002-32647144.html

元首外交|习主席即将开启2023年首次出访

新华社莫斯科3月19日电 “欢迎中国领导人!”莫斯科红场,俄罗斯青年脸庞上洋溢着春风般和煦的笑容。

早春3月,莫斯科冰雪渐消。在万物复苏的时节,俄罗斯即将再度迎来老朋友。

近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迎来晴天。这是远眺克里姆林宫一角。(亚历山大摄)

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3月20日至22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

这是一次备受瞩目和期待的友谊之旅、合作之旅、和平之旅,不仅将为中俄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也将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贡献。

连日来,记者在莫斯科感受俄罗斯社会各界对习近平主席来访的热切期盼,见证中俄世代友好的温度和深度,触摸两国务实合作的蓬勃脉动。

树立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

“我们热切盼望着老朋友习主席再次访问莫斯科,”俄中友协第一副主席加林娜·库利科娃语气郑重,“俄罗斯人民对习主席怀有崇高敬意。”

俄中友协第一副主席加林娜·库利科娃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新华社记者曹阳摄

这位耄耋老人是中俄友谊的见证者、亲历者,2019年中俄建交70周年之际获颁中国“友谊勋章”。

在库利科娃看来,习近平主席再次当选国家主席后选择俄罗斯作为首访国家,充分表明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

3月17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上,青少年在合影留念。新华社记者刘卫兵摄

这将是习近平主席自担任国家主席以来第九次访问俄罗斯,也是时隔三年多后再次到访莫斯科。2013年首访俄罗斯,习近平主席曾这样阐释中俄关系的世界意义:“一个高水平、强有力的中俄关系,不仅符合中俄双方利益,也是维护国际战略平衡和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保障。”

以十年为跨度观察,更能理解这句话的分量和意义。

十年间,中俄最高领导人会面40次。元首外交定向领航,中俄关系经受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始终健康稳定高水平发展。两国政治互信持续深化、务实合作稳步推进、世代友好的理念深入人心。

十年间,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保持密切往来,擘画引领中俄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成功走出了一条大国战略互信、邻里友好合作的相处之道,树立了国际关系的新范式。

3月17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内,正在为迎接中国贵宾而精心筹备。新华社记者申宏摄

此次访俄期间,习近平主席将同普京总统就双边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促进两国战略协作与务实合作,为双边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重要大国,中俄关系的意义和影响远远超出双边范畴。双方将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原则基础上,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构建多极世界格局,完善全球治理,为世界发展进步作出贡献。

描绘互利共赢的画卷

走进莫斯科米丘林大街地铁站,朱红立柱、祥云纹饰映入眼帘,典雅古朴的“中国风”,与现代化的地铁设施和涌动的人流美妙融合。中企参建的莫斯科地铁,不仅让民众出行更为便捷,也成为中俄友谊的新地标。

3月17日,乘客走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地铁米丘林大街站内。(亚历山大摄)

漫步街头,穿梭的车流中有不少中国品牌汽车;莫斯科西北部,中企投建的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高楼林立,吸引来自十多个国家的300余家企业入驻,搭建起经贸合作桥梁……随处可见的“中国元素”,正是中俄务实合作不断深化的见证。

2022年岁末,习近平主席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互致新年贺电时说,我愿同普京总统保持密切交往,引领双方深化全面战略协作和各领域务实合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得益于元首外交的引领和推动,中俄务实合作领域成果喜人,亮点纷呈。2022年,中俄双边贸易额1902.72亿美元,同比增长29.3%。中俄经贸合作再创历史新高,显示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

两国扎实推进能源、互联互通等领域战略性合作,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中俄地方合作实现深度对接和更广覆盖,双方还积极打造5G、跨境电商、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绿色低碳等新的增长点。

俄罗斯外贸银行行长安德烈·科斯京说,过去十年间,俄中关系在各领域都保持积极发展态势。“相信习近平主席的访问将有助于加强俄中各领域联系,为扩大两国合作注入强大新动力。”

谈到中俄务实合作给百姓生活带来的福祉,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与管理学院院长亚历山大·博布罗夫打开了话匣子:“俄罗斯市场上的中国产品琳琅满目,中国制造在俄罗斯随处可见。”

“习主席对俄罗斯的每一次访问都是一件大事,他的每一次来访都意味着双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博布罗夫说。

夯实世代友好的基础

在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大熊猫“丁丁”和“如意”是深受当地民众喜爱的动物明星。2019年6月,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共同出席莫斯科动物园熊猫馆开馆仪式,为山水相连的两国牵起一条人文交流的新纽带。

“大熊猫是中国和平与友谊的象征,也是我们两国彼此信任和情谊的象征。”莫斯科动物园园长斯韦特兰娜·阿库洛娃告诉记者。

在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大熊猫“丁丁”在玩耍。新华社记者曹阳摄

一同观看中俄青少年冰球比赛,一同前往“海洋”全俄儿童中心看望师生,共赴“冬奥之约”“新春之会”……一个个元首外交的温暖瞬间,拉近两国民众的心灵距离,续写中俄友好的时代新篇。双方还共同商定举办“青年友好交流年”“媒体交流年”“地方合作交流年”“科技创新年”“体育交流年”,为推动中俄人文交流打开更多机遇之窗。

2015年访俄期间,习近平主席专程会见俄罗斯援华专家和亲属代表,向这些“中俄两国和平的使者”“中国人民的真诚朋友”致以诚挚问候和良好祝愿。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还回顾了包括武汉长江大桥总设计师康斯坦丁·西林在内俄罗斯专家的感人事迹。

西林女儿叶莲娜·西林娜当时就在现场,激动得热泪盈眶。“习主席在这样繁忙的访问中还隆重地接见我们,让我感到很温暖。”她告诉记者,“中俄友谊源远流长,未来也将一路向前。”

3月9日,援华专家西林之女叶莲娜 (左一)和家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一起翻看老照片。新华社记者曹阳摄

“武汉长江大桥是我父亲最疼爱的‘孩子’,也是西林家族和中国朋友的友谊之桥。”这位76岁的老人说。家人在西林的墓碑上刻印上他一生最珍视的大桥,也接力传承着西林生前的美好愿望——后代学习汉语,继承友好事业。

叶莲娜的女儿叶卡捷琳娜在地理专业之外专门辅修中文,并多次来华进修,能讲一口流利普通话。叶卡捷琳娜的女儿娜斯佳从小就向妈妈学习中文,要将“中文梦”延续下去……一座大桥,见证四代传承的中国情缘。

3月3日,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小朋友们在中国文化体验活动上学习使用毛笔。新华社记者曹阳摄

2019年,中俄建交7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访俄期间接受了普京总统母校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名誉博士学位称号。习近平主席强调,青年是人类进步的希望,也是中俄友好的未来。

“我们每一位师生都深感荣幸。”该校东方系常务副主任阿列克谢·罗季奥诺夫说,3年多前见到中国领导人的一幕至今历历在目。“习主席对年轻一代的寄语非常重要,两国关系的未来在他们手中。”他说,盼望更多俄罗斯青年学习汉语,阅读更多中国书籍,投身对华交流合作。

中俄友好人士期待着,这次友谊之旅进一步加深中俄两国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夯实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政治基础和民意基础。

俄罗斯有句谚语:“大船必能远航。”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中俄友谊这艘大船必将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END-

总策划:吕岩松

总监制:袁炳忠

策划:倪四义 范伟国

监制:冯俊扬 郭建业 丁得启 魏建华

统筹:谢鹏 闫珺岩 韩墨 刘恺

执笔:韩梁 孙浩

文字记者:刘恺 耿鹏宇 陈汀 华迪 黄河 陈畅 赵冰 郝薇薇 杨依军 缪晓娟 黎藜 王晨笛

视频记者:李姝莛 刘春晖 殷家捷 鲁金博 孟菁 陈嫱 赵嫣 朱瑞卿 张远

摄影记者:刘卫兵 申宏 曹阳

编辑:张代蕾 鲁豫 马骁 王丰丰

剪辑:吴昊

新华社国际部、音视频部联合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320/c1002-32647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