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3年4月2日 星期日

美国强龙卷风等极端天气致死人数升至29人

  新华社休斯敦4月2日电(记者徐剑梅)据美国媒体2日报道,强龙卷风、雷暴等极端天气3月31日至4月1日袭击美国多州,致死人数升至29人。

  田纳西州有关部门说,该州西南部至少12人死亡,其中麦克奈里县至少9人丧生,孟菲斯市2名儿童和1名成年人因树被风吹倒砸中房屋而死亡。

  极端天气在阿肯色州和印第安纳州分别造成至少5人死亡,在伊利诺伊州至少4人死亡,在亚拉巴马、密西西比和特拉华州至少分别有1人死亡。

  美国国家气象局警告,未来几天多州可能出现“更恶劣的天气”。

  美国气象学家表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美国中西部和南部地区龙卷风、雷暴等极端天气将更加频繁。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403/c1002-32656746.html

两名伊朗军事顾问在以色列对叙利亚的空袭中身亡

  新华社德黑兰4月2日电(记者高文成)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2日发表声明说,又有一名伊朗军事顾问在近日以色列对叙利亚的空袭中身亡。伊方此前已证实有一名军事顾问在空袭中丧生。

  声明说,第二名遇难的军事顾问在3月31日以色列空袭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郊区时受伤,最终伤重不治。以色列将为杀害两名伊朗军事顾问“付出代价”。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3月31日已证实有一名驻叙军事顾问在空袭中身亡。

  伊朗外交部2日在其网站发表声明说,外交部发言人卡纳尼表示,以色列持续对叙利亚发动袭击,侵犯叙利亚主权和领土完整,违反国际法。两名伊朗军事顾问的鲜血“不会白流”,伊朗将在政治上和法律上追究此类“侵略和犯罪行为”,保留在适当时间和地点作出回应的权利。

  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后,以军不断空袭叙境内目标,理由是打击伊朗军事设施、阻止伊朗向叙利亚和黎巴嫩真主党运送武器。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403/c1002-32656589.html

王毅会见日本外相林芳正

  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2日在北京会见日本外相林芳正。

  王毅表示,当前中日关系保持总体稳定,但不时出现杂音和干扰。根本原因在于日国内一些势力刻意追随美国错误对华政策,配合美方在涉及中方核心利益问题上抹黑挑衅。此举在战略上短视,政治上错误,外交上更是不明智。中国对日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愿同日方一道,在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基础上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希望日方以实际行动将两国“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重要共识落到实处,共同把中日关系改善好、发展好。


  《 人民日报 》( 2023年04月03日 03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403/c1002-32656228.html

分享发展经验 共促人文交流

  仲春时节,瘦西湖畔,草木新翠。3月31日,为期两天的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暨人文交流论坛在历史文化名城扬州落下帷幕。围绕“共商金砖合作新蓝图,共建全球发展新格局”“深化金砖人文交流,筑牢高质量伙伴关系”主题,来自金砖五国的200余名代表线上线下深入交流互动,分享治国理政经验,共促人文交流合作。

  “推动国际社会重新聚焦发展合作”

  “金砖国家发展阶段相似,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有一定相通之处。我们应该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增进彼此了解,加强学习借鉴,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应该结合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同发展中国家交流发展理念”……习近平主席多次就金砖国家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提出重要倡议,得到各方积极回应。2017年,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在福建泉州首次举行。此后,研讨会成为金砖国家分享发展经验、深化南南合作的重要平台。

  南非国家行政学院院长布萨尼·恩格卡维尼表示,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受到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高度关注。“金砖国家应以全球发展倡议为指引,努力实现经济复苏,以实际行动推动国际社会重新聚焦发展合作。”

  “世界发展驱动力的中心正从西方转移到东方,发展中国家需要为此作出战略与政策调整。”巴西卢拉研究所所长马尔西奥·波赫曼表示,金砖国家应该总结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弊端,选择正确的现代化路径。

  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实现发展成果共享,是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诉求。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表示,中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是一条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之路,为世界各国拓展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金砖国家在追求现代化的道路上更应坚持独立自主,基于自身的国情和文化,做出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选择。

  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源自中国式现代化在当代中国的成功实践。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专家理事会俄方主席尤里·塔夫罗夫斯基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为致力于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在全球治理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本次会议上,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发布《全球发展新时代的金砖合作调查报告2022》《全球治理中的金砖国家:新角色与新模式》报告。报告显示,全球25国受访者认为,金砖机制在推动经济复苏、团结抗疫、发展合作、气候治理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受认可度超过80%。

  巴西圣保罗大学金砖研究中心研究员葆拉·布埃诺指出,金砖国家都是重要农业大国,对全球农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金砖国家农业合作除促进自身粮食安全保障外,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消除贫困、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共性问题的协同应对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启动金砖国家农业研究平台等研发领域的新进展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新开发银行副行长兼首席行政官周强武表示,近期,硅谷银行与瑞士信贷银行事件表明,过去10余年的全球金融治理改革远不及预期,无法从根本上防范国际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金砖国家应就国际金融治理凝心聚力,开展研讨交流,深化在金融监管、跨境支付、信用评级等领域的广泛合作,进一步夯实全球发展基础。

  “金砖机制已被证明是极其成功和富有韧性的。”印度知名学者苏廷德拉·库尔卡尼表示,金砖国家是当之无愧的全球经济增长引擎,其经济总量已占全球的1/4,“金砖国家发展潜能巨大,理应在全球治理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不久前,中国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系统阐释推动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的中国方案。俄罗斯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德米特里·诺维科夫认为,全球文明倡议可以使全人类更接近实现可持续发展、公平正义和共同繁荣的重要目标。

  “让金砖人文交流取得更多丰硕成果”

  “你我在一起,你我在一起,点点星光,耀亮天涯……”金砖国家人文交流论坛上,全球首发的金砖国家合作主题歌曲《你我在一起》点燃了现场嘉宾的热情,掌声、欢呼声阵阵。

  金砖国家地理位置相隔虽远,文明源流不同,文化特色迥异,但宽领域、多层次的人文交流不断拉近民众彼此间的距离。“金砖国家之间的差异和融合就像彩虹散发出的多彩光芒。”南非外交部亚洲和金砖事务特使苏克拉尔表示,今年,南非担任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将举办包括金砖国家媒体高端论坛、青年峰会、民间社会组织论坛、金砖国家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拓宽人文领域交流合作平台。

  巴西旅游部前部长福鑫认为,金砖各国民众友好往来频繁、旅游需求旺盛,旅游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他鼓励金砖国家人民“更多地去彼此国家走一走、看一看”,增强感情,深化友谊,不断巩固金砖国家合作基础。

  “青年的广泛参与是金砖国家合作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院长阿维吉特·班纳吉表示,为确保民心相通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得到推动,金砖国家应为青年人交流提供更多平台和机会。

  论坛上,第二届金砖国家联拍联播纪录片《历史照亮未来——我的博物馆故事》全球首映启动仪式举行。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呼吁,各国应充分挖掘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活化利用金砖国家博物馆联盟、图书馆联盟、美术馆联盟等合作交流机制,把更多共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开展务实合作,“推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让金砖人文交流取得更多丰硕成果”。

  论坛上,金砖国家影像联盟与金砖国家媒体智库联盟正式成立。金砖国家影像联盟首任主席李舸表示,金砖国家人文交流如火如荼,在国与国之间架起坚实的民心之桥。

  万舸此中来,连帆过扬州。金砖国家在这里携手相交,为金砖发展合作与人文交流的航船行稳致远增加动力。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繁荣的坚定力量,金砖国家团结一心,勇毅前行,必将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开创人类美好未来贡献更多力量。


  《 人民日报 》( 2023年04月03日 03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403/c1002-32656226.html

两名伊朗军事顾问在以色列对叙利亚的空袭中身亡

  新华社德黑兰4月2日电(记者高文成)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2日发表声明说,又有一名伊朗军事顾问在近日以色列对叙利亚的空袭中身亡。伊方此前已证实有一名军事顾问在空袭中丧生。

  声明说,第二名遇难的军事顾问在3月31日以色列空袭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郊区时受伤,最终伤重不治。以色列将为杀害两名伊朗军事顾问“付出代价”。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3月31日已证实有一名驻叙军事顾问在空袭中身亡。

  伊朗外交部2日在其网站发表声明说,外交部发言人卡纳尼表示,以色列持续对叙利亚发动袭击,侵犯叙利亚主权和领土完整,违反国际法。两名伊朗军事顾问的鲜血“不会白流”,伊朗将在政治上和法律上追究此类“侵略和犯罪行为”,保留在适当时间和地点作出回应的权利。

  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后,以军不断空袭叙境内目标,理由是打击伊朗军事设施、阻止伊朗向叙利亚和黎巴嫩真主党运送武器。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403/c1002-32656157.html

“美国梦”碎 何以为家——起底美国愈加恶化的无家可归顽疾

  新华社洛杉矶4月1日电 (国际观察)“美国梦”碎 何以为家——起底美国愈加恶化的无家可归顽疾

  新华社记者

  《洛杉矶县宣布因无家可归者危机进入紧急状态》《纽约市无家可归者数量已达到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高水平》《露宿街头者——美国无家可归者问题日益严重》……

  以上是美国媒体近期关于无家可归者问题一些报道的标题。美国政府统计数据显示,美国2022年1月有超过58万无家可归者,其中洛杉矶和纽约是无家可归者最多的城市。

  “为什么在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却有大批人口不得不住在大街上?”不少美国人自我反思。有美国人指出,庞大无家可归者群体的长期存在是美国的“国家耻辱”,残酷地提醒人们美国政客对这一危机的漠视,其根源在于美国根深蒂固的社会不平等。

  “每一个无家可归者背后都有一个悲伤的故事”

  1月的美国西海岸,寒风冷雨暂息。43岁的非洲裔妇女希克斯忙着用木板加固自己的栖身之所——一辆废弃在洛杉矶县海港城路边的破旧厢式旅行车。

  希克斯原本是一名厨师,失业后因无力支付房租而流落街头。她已经在这辆车里住了三个多月。“没有了工作,付不起房租,太艰难了,”她说,“我希望能离开这里,找一个更安全的落脚点。”

  不远处的街边,72岁的白人男子迈克坐在一辆轮椅上。除了几个散落的手提袋,只有收养的一条黄狗在他身旁,陪伴主人熬过漫漫长夜。迈克此前因健康状况恶化被警方送进医院救治,出院后继续流落街头。

  加州非营利性组织“慈心丝带公益”发起人之一约瑟夫,常年在这一地区帮助无家可归者,为希克斯和迈克等人提供食物和衣物等物资。他告诉记者:“每一个无家可归者背后都有一个悲伤的故事。”

  有着“天使之城”称号的洛杉矶,全县人口约1000万,无家可归者接近7万人,两个数字均位居全美第一。这些无家可归者中,有部分人在政府或者福利机构的收容所居住,但约70%不得不流落街头,栖身于汽车、公园、废弃建筑、公交车站、火车站、机场和露营地等。

  数量庞大的无家可归者,已成为美国社会一大顽疾。《洛杉矶时报》一篇题为《洛杉矶无家可归者问题是国家耻辱》的社论写道:“不法分子视他们为猎物,海洛因、冰毒等毒品随手可得,性侵、肢体暴力屡见不鲜,结核病、肝炎、艾滋病等传染病时时威胁着他们。”为应对愈加恶化的无家可归者问题,今年1月,洛杉矶县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在美国另一端的东海岸,纽约市曼哈顿下城包厘街。已是上午10点半,中年男子普林斯·法克斯的早饭还没有着落。他左腿膝盖以下残缺,坐在轮椅上,不停向行人招呼。“作为一名退伍老兵,我在挨饿,请救救我,求求你了!”

  法克斯告诉新华社记者,他左腿残疾是在一次军事行动中被地雷炸伤后截肢所致,退伍后政府只为他提供了几个月的照料和福利。他去政府支持的收容所求助,却遭到虐待。“我待在大街上是因为这里比收容所安全。那里的人试图性侵我,打我,并拿走我的东西。因为失去了一条腿,我无法保护自己。”

  交谈中,有志愿者用手推车推来食物分发给法克斯和附近其他有需要的人。法克斯高兴地说:“我要吃饭了。”他把一个塑料垃圾桶的盖子盖上,把食物放上去,以此作为自己的临时“餐桌”。

  美国政府2022年1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年1月全美无家可归的退伍军人有3万多人。研究表明,退伍后缺乏社会支持是造成退伍军人无家可归的主要因素。

  在纽约这个美国最大、最繁华的都市,无家可归者人数正不断增加。美国无家可归者联盟一份报告显示,近年来,纽约市无家可归者人数已达到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高水平。2022年12月,共有68884人睡在城市收容所,其中包括21805名无家可归的儿童。

  纽约儿童权益保护协会2022年10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至2022学年,纽约市居无定所的公立学校学生连续第7年超过10万人,比上一年增加3.3%,约占该市公立学校学生总数的十分之一。这些孩子有的住在收容所,有的住在汽车、公园或废弃建筑中,有的寄宿在亲戚朋友家里。他们经常缺课,学业表现不佳,其中住在收容所里的孩子的高中辍学率是有固定住所孩子的三倍多。

  “源自多个公共政策的失败,并非意外事件”

  美国知名反战组织“即刻行动制止战争消除种族主义”联盟负责人布赖恩·贝克尔说,美国政府应该把钱花在人们需要的地方,而非用来资助战争和军国主义。

  “为什么在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却有大批人口不得不住在大街上?”贝克尔质问。

  美国无家可归问题跨部门委员会执行主任杰夫·奥利韦特说,当前这轮无家可归者潮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源自多个公共政策的失败,并非意外事件”。其中一个原因是保障性住房短缺,目前缺口达700万套。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研究无家可归问题的专家玛戈·库谢尔表示,加州政府为极低收入者提供的可负担住房至少短缺100万套。

  美国预算与政策优先安排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6年,美国用于公共住房的联邦资金减少21%。这不仅影响了新建住房供应,还导致现有住房减少。美国全国低收入者住房联盟指出,每年约有1万套公共住房因失修无法继续居住。维修现有的公共住房需花费700亿美元,这个数字比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一整年的预算还要高。

  2022年12月,拜登政府公布一项无家可归者问题应对计划,表示将把增加住房供应摆在优先位置,目标是2025年让无家可归者数量减少25%。不过,批评者认为这一计划治标不治本,是过去失败战略的翻版。

  美国智库凯托学会研究贫困和不平等问题的高级研究员迈克尔·坦纳说,美国历届政府都未能解决无家可归者问题,人们倾向于找到一个简单答案,“要么让警察把他们(无家可归者)赶走,要么把钱砸在住房上”,但这类答案都解决不了问题。

  得克萨斯州公共政策基金会高级研究员米歇尔·斯蒂布指出,无家可归者通常由代际贫困、吸毒酗酒、精神疾病、家庭暴力以及缺乏支持网络等因素造成,拜登政府的计划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做得不够。

  奥利韦特认为,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无家可归者问题是美国社会的失败而非个人的失败。要区分造成无家可归者的根本原因和个人风险因素,人们常提到的精神疾病、药物滥用或家庭暴力等与无家可归问题有关,但并不是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是根深蒂固的社会不平等”

  那么,问题根源何在?旨在应对加州硅谷无家可归问题的“目的地:家”项目认为,虽然无家可归者问题是由多个因素引发并且每个人的情况不尽相同,但更深入的研究发现,无家可归者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根深蒂固和长期存在的社会不平等”。

  美国是贫富分化最为严重的西方国家。过去几十年,美国贫富差距越发悬殊,而美国政府却缺乏解决贫困问题的政治意愿。美国人口普查局去年12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美国贫困人口为3790万,官方贫困率达11.6%。这些贫困人口承受风险能力较弱,遭遇疾病、失业、意外等都有可能陷入困境,失去住房从而流落街头。“如果我们无法阻止人们源源不断地沦为无家可归者,我们将永远解决不了问题。”加州非营利组织“全家”联络主管伊迪·艾恩斯说。

  美国作为头号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系统性不平等,有近3000万人没有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险。华盛顿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0年6月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一些美国人失业后付不起医疗保险费,又没有多少储蓄,生病后陷入财务困境,最终沦落街头。该报告调查的无家可归者中,68%的人有过医疗债务。哈佛大学商学院助理教授雷蒙德·克林德和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尼尔·马奥尼等人2021年7月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截至2020年6月,全美医疗债务总额估计高达1400亿美元,低收入者是受此类债务冲击最大的群体。马奥尼评价,这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经典案例”,也是“令人震惊和独特的美国现象”。

  系统性种族歧视问题同样不容忽视。美国全国终止无家可归联盟2020年6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少数族裔变成无家可归者的风险要高于白人。非洲裔在美国总人口中占比为13%,在美国无家可归者中占比却超过40%。与此同时,流落街头的拉丁裔也越来越多。美国媒体指出,洛杉矶县的拉丁裔无家可归者从2015年的约1.1万人猛增到2022年的近2.9万人,旧金山市的拉丁裔无家可归者人数2019至2022年间增长55%。

  从事社会救助工作的专业人士表示,洛杉矶作为美国最富有的城市之一,却面临严重的无家可归者问题令人痛心。这是洛杉矶、加州乃至全美面临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政客们不能把解决这个问题只当成选举口号,不是送一顿饭、一条毛毯给无家可归者,或者开一辆大巴车把他们送去别的城市,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要从根源上解决美国无家可归者问题,采取综合的经济、社会和医疗保健等措施,既要对那些努力重回社会的无家可归者伸出援手,更要从源头上阻止更多人因无法立足社会而流落街头。

  然而,现实中,美国政府宁可每年把数千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军费开支,也不愿投入足够资源真正解决贫困等社会问题。毕竟,就像前联合国极端贫困和人权问题特别报告人菲利普·奥尔斯顿曾经指出的那样,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唯一坚称“人权不包括免于死于饥饿、免于无钱就医或者免于在极度贫困环境下成长的权利”的国家。(参与记者:杜白羽、高山、刘亚南、谭晶晶)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402/c1002-32656080.html

国际青年友谊茶会暨中国中铁开放日在京举行

参与活动的嘉宾合影留念。中国中铁供图

人民网北京4月2日电 (记者白紫微)3月31日,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国际青年友谊茶会暨中国中铁开放日在京举行。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秘书长董霞、中国中铁执行董事王士奇出席活动并致辞。“未来之桥”中国—中东欧青年研修交流营的青年代表、中东欧国家驻华使节、在京央企青年代表等约100人参加活动。

董霞表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是长期友好的合作伙伴,在经贸合作、互联互通、人文交流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希望双方青年携手,凝聚和平与创新力量,促进青年共同发展,共同书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青年篇章。

王士奇指出,中国中铁将努力倡导和推进同中东欧国家共建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以实际行动为改善当地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企业力量。

来自保加利亚的社会党青年联盟主席加布里埃尔·乔治耶夫·沃尔切夫表示,中国是保加利亚和欧洲可靠的合作伙伴,此次研修交流活动对于增进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伙伴关系非常重要。

来自北马其顿的欧洲青年协会主席德扬·伊利奥斯基表示,青年要为了美好的未来共同努力,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交流合作机会,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友谊将不断深化。

活动期间,中外青年代表参观了中国中铁“开路先锋”文化展览馆,了解了中国中铁的发展历史,实地感受了中国企业在致力民族工业、助力改革开放、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等方面作出的贡献。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402/c1002-32656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