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3年4月15日 星期六

中国—巴西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声明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和巴西联邦共和国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于2023年4月14日在北京会晤。习近平主席和卢拉总统在会谈中认同,气候变化是我们所处时代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应对这一危机有助于构建公平和共享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2.国际科学界已经明确指出,人类活动正在改变全球气候系统并对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造成新挑战。发达国家对温室气体排放承担历史责任,应当早于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率先强化气候行动并提供气候资金,尊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和政策空间。

  3.中国和巴西强调,需将紧急气候响应和保护自然相结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彻底消除贫困和饥饿,不让任何人掉队。

  4.中国和巴西承诺拓宽、深化和丰富气候领域双边合作,以及双方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遵循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考虑不同国情,并在可持续发展、不可剥夺的发展权及彻底消除贫困和饥饿框架下推动强化全球治理的共同努力。

  5.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巴黎协定》为我们指明了共同将全球气温平均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1.5摄氏度之内的道路。我们决心进一步加强多边主义,包括同“77国集团和中国”所有伙伴一道,以期建立一个集体性、反对单边主义和绿色贸易壁垒,并坚定立足于国际社会团结合作价值观的气候团结典范。

  6.我们欢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大会释放的关键政治信号,特别是在根据现有最佳科学,并基于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考虑不同国情实施《巴黎协定》的时代,发展中国家对实施手段的需求。

  7.发展中国家需要来自发达国家可预测并充足的支持,包括以必要和相称的范围、规模和速度获取气候资金,以及技术和市场准入,以确保实现可持续发展。考虑到正如首份关于确定发展中国家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需求报告所指出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向低碳和气候韧性经济的公正转型将耗资数万亿美元,我们继续对发达国家提供的气候资金仍然未兑现每年1000亿美元的承诺表示严重关切,这一目标自2009年确立以来每年从未兑现,即便实际资金需求远超上述承诺。我们敦促发达国家兑现其尚未履行的气候资金义务,做出他们远高于每年1000亿美元的新的集体量化目标承诺,并提出清晰的适应资金翻倍路线图。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如此水平的实施手段才是世界为加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实施所需要的气候雄心。

  8.我们决定为推动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在迪拜举行的、聚焦落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取得成功做出贡献。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促进《巴黎协定》所有领域实施和雄心的主要机制,全球盘点必须有效评估和识别气候领域实施缺口,同时为发达国家率先减排并补齐发展中国家实施手段缺口奠定基础。

  9.全球盘点成果和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对于给各国以国家自主决定的方式并考虑不同国情,在202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0次缔约方大会(COP30)上提出《巴黎协定》下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提供信息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欢迎巴方申办COP30,2025年峰会将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未来发挥关键作用。

  10.我们欢迎中国和巴西科学家积极参与IPCC第七次评估报告主席团竞选的努力,及其致力于全球气候变化科学评估的贡献。

  11.双方赞赏彼此并决心继续推进各自强有力的国内气候努力和进展,我们承诺拓展、深化和丰富气候领域双边合作,例如在向可持续和低碳全球经济转型;智慧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绿色产业发展;可再生能源,包括向偏远社区提供服务和支持;电动汽车;绿色技术创新、研究与开发;以及绿色投融资等领域。我们计划通过有效执行各自关于禁止非法进出口的法律,共同支持消除全球非法采伐和毁林。双方将在技术开发和共享方面进一步合作,包括关于强化对森林覆盖监测的新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6星(CBERS6)。此外,双方将推动关于森林保护和可持续管理、生态退化地区的再生和植被修复知识和最佳实践交流及其他形式合作。

  12.中国和巴西将推动气候投融资领域的政策对话与经验分享。

  13.双方决定在中国—巴西高层协调与合作委员会下设立环境和气候变化分委会。

  14.卢拉总统对习近平主席和中国政府给予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

  (新华社北京4月15日电)


  《 人民日报 》( 2023年04月16日 02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416/c1002-32665337.html

2023年4月14日 星期五

在德国波恩樱花大道邂逅春日浪漫

当地时间2023年4月14日,德国波恩,著名的樱花大道赫尔街的樱花盛放。每年春天,这条街道上盛开的粉樱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赏。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415/c1002-32665230.html

美媒:美国封禁TikTok不为保护国家安全 而为维持科技领域支配地位

  海外网4月14日电美国雅各宾新闻网4月11日的一篇评论文章认为,美国政策制定者扬言封禁社交媒体TikTok,暴露了他们真实意图——维护美国科技领域资本家的支配地位。

  该文称,过去几十年来,美国政策制定者一直以言论自由为借口为技术扩张作辩护,而如今,只因TikTok首次有效挑战了美国主要社交平台的主导地位,美国政策制定者就对其感到恐惧,甚至威胁称要封禁这款应用程序。

  文章回顾美国政府此前在数据安全领域的举措,认为封禁TikTok法案与美国过去数十年推行的技术政策背道而驰,所谓的“互联网自由开放的捍卫者”现在换了一番说辞,“言论自由从来都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海外网 刘强 实习生 商睿文)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415/c1002-32665246.html

一带一路+RCEP,多国企业感受中国对外开放红利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赴海南特派记者 赵觉珵 谢隽】随着新冠疫情退去,“开放”成为中国经济在2023年的关键词之一。今年又值“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生效,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释放出的巨大发展潜力备受期待,这也体现在正于海南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此次展会期间,来自国内外的商界人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持续高质量推进、RCEP红利逐渐显现、海南自贸港建设不断加速,这些都展现出中国扩大开放的决心,也为正在复苏中的全球经济注入新动力。

本月10日开幕的消博会是中国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举办的首场重大国际性展会。分析人士认为,这一展会本身就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有力信号: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广州韩国贸易馆馆长金柱澈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当前全球经济最重要的活力来自于后疫情时代的中国,全球企业最期待的也是中国扩大开放叠加调整防疫政策所释放的市场机遇。

本届消博会吸引了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100个消费精品品牌参展,参展国别数、品牌数和采购商数等指标均有提升。其中,日本、韩国、泰国、越南等RCEP国家以国家展团形式参展,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乌拉圭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也有广泛参与。

泰国天丝集团首席执行官许馨雄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RCEP生效已超一年,更多开放红利不断释放,海南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越来越明显,自贸港与RCEP形成叠加联动效应。因此,天丝集团更加期待RCEP促进海南自贸港建设带来的新机遇。

中国商务部12日宣布,已于2022年1月1日生效的RCEP将于6月2日对菲律宾正式生效。届时,RCEP将对15个成员国全面生效,全球最大的自贸区将进入全面实施新阶段。

在已经生效的一年多时间内,RCEP对区域内经贸合作的影响已经得到显现。今年一季度,中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合计进出口3.0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占同期中国外贸总值的31.2%,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0.8个百分点。

新加坡企业傲胜(OSIM)北亚区品牌管理营销副总经理林晓慧告诉《环球时报》记者,OSIM正计划充分利用RCEP和海南自贸港的开放红利,深化OSIM在华的贸易合作,并充分利用RCEP政策红利,动态调整产业链和供应链。

林晓慧说,RCEP的生效建成了一座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桥,能够为各方带来长远的市场机遇。协定成员将总体实现90%以上税目的零关税,有利于区域内商品、技术、服务、资本、人员的便捷流动,有效促进国际贸易投资,提升区域内国家经贸合作的紧密度,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与此同时,RCEP的生效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全球开放合作与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期待能够为国家经贸合作创造更多发展机遇,并为区域乃至全球贸易投资增长、经济复苏和繁荣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无论是RCEP,还是‘一带一路’,都受到集团最高层的重视和认可”,泰国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中国区副董事长叶剑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我们一直认为,整个世界需要更进一步的互联互通。”据悉,正大集团正在参与泰国东部经济走廊的建设,而中泰两国也在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和“泰国东部经济走廊战略”对接。

除面向东盟国家外,“一带一路”的影响也在向欧洲扩展。亮相第三届消博会的德铁信可是最早参与中欧班列的德国企业之一,该公司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夏梁华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欧班列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为中欧乃至全球贸易的物流运输提供了高效率的运作方式以及运营体系,同时还倡导低碳环保的运输理念,使得中欧之间的供应链更加可靠、更加绿色。

目前,德铁信可通过中欧班列,每周提供约10个班次的出口服务以及5个班次的进口服务,每周货量多达约400个标准箱,所运货品覆盖了电子产品、工业设备、医疗机械、奢侈品、日用品、汽配以及整车等。

夏梁华评论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为德铁信可所在的物流行业带来了持续利好。首先,“一带一路”倡议有力地促进了各国的经贸合作,带动了跨境贸易和物流需求的稳步增长;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倡议还有利于一系列跨国家、跨地区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项目的加速落地,为跨境物流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和基础。

夏梁华表示,未来德铁信可希望继续深耕中欧班列业务的运营及发展,争取在不久的将来把中欧班列升级为亚欧班列,真正打造出联通欧亚大陆的陆上运输体系。此外,德铁信可还积极布局海南,希望抓住海南自贸港建设及封关的发展机遇,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携手更多中外企业,共同分享互利共赢的硕果。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415/c1002-32665245.html

墨西哥愿与中国加强多领域交流对话

  新华社墨西哥城4月13日电 墨西哥国际发展合作署署长卡里略13日表示,墨方重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全球影响,愿同中国在多领域加强交流对话。

  当天,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署长罗照辉在墨西哥城会见卡里略。卡里略积极评价墨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表示愿在农业、教育、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等领域加强交流对话。

  罗照辉表示,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等新理念新思想,为实现世界发展稳定提供了中国方案。共同发展需要各国共同行动。中墨同为发展中大国和新兴经济体,在很多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有相同或相近立场,有能力、有责任加强国际发展合作,开展政策对话,深化务实合作。

  双方认为,在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下,中墨开展国际发展合作前景广阔。双方重点就在墨西哥城建立菌草技术示范中心达成一致,就选址、合作方式等深入讨论,一致认为菌草作为中国“小而美”援外新品牌首次落地墨西哥,并以此向拉美地区辐射很有意义。双方并签署了《中墨两国政府关于菌草技术、可再生能源规划与建设研修项目立项换文》。

  中国驻墨西哥大使张润等参加。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415/c1002-32665211.html

老挝副总理兼外长沙伦赛将访华

新华社北京4月14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4日宣布:应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邀请,老挝副总理兼外长沙伦赛将于4月16日至18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414/c1002-32664981.html

2023年4月13日 星期四

专访:中国是尊重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典范——访巴西文化部长梅内塞斯

  新华社巴西利亚4月13日电 专访:中国是尊重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典范——访巴西文化部长梅内塞斯

  新华社记者卞卓丹 陈威华

  巴西文化部长梅内塞斯日前在巴西利亚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拥有古老文明的中国,是尊重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典范。希望进一步加强巴中两国文化交流,深化双边文化合作。

  曾是巴西知名歌唱家的梅内塞斯对记者说,文化是促进双边关系积极发展的途径。巴西对与中国开展文化交流持开放态度,也非常欢迎中国公民来巴西旅游。“巴西正在对与中国有关的文化活动敞开大门。”她说。

  梅内塞斯表示,巴西在历史上曾受到原住民和来自非洲、欧洲等不同区域文化的影响和塑造,也留存着一些来自东方的文化遗产。“巴西文化部希望为增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搭建桥梁”。她还高度赞赏中国政府为传承和保护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所做的努力。

  梅内塞斯说,发掘和实现文化的经济潜力是巴西文化部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她认为,文化遗产可以通过发展创意产业等方式产生经济价值,要让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成为巴西的国策。“在一个需要摆脱贫困的国家,对文化的投入和投资有助于经济和社会的解放、转型和变革。”她说。

  梅内塞斯表示,将寻求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巴中两国在文化领域的合作。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414/c1002-32664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