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3年4月27日 星期四

波音一季度收入同比增加 亏损收窄

  新华社旧金山4月26日电(记者吴晓凌)美国波音公司26日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亏损同比收窄。

  财报显示,波音公司今年第一季度亏损4.25亿美元,亏损额少于去年同期的12.4亿美元。公司第一季度收入179亿美元,同比上升28%。公司该季度交付民用飞机130架,同比增加37%。

  波音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戴夫·卡尔霍恩表示,公司第一季度业绩稳健, 主要市场需求强劲。公司正通过增加投资推进发展计划和提升创新战略能力,有信心完成设定的年内和长期目标。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427/c1002-32675114.html

2023年4月26日 星期三

秘鲁宣布边境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新华社利马4月26日电(记者郝云甫)秘鲁总统博卢阿特26日在总统府举行记者会,宣布秘鲁所有边境地区进入紧急状态,以加强内部管控和对外国移民的管理。

  博卢阿特表示,当天召开的内阁会议通过一项法令,宣布秘鲁与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巴西、智利等国接壤的所有地区所在省份同时进入紧急状态,以应对这些地区日益猖獗的犯罪活动。她强调,这项措施将允许武装部队向警察提供支持,以维护内部秩序和保障公民宪法权利。

  秘鲁国防部长查韦斯在记者会上表示,秘鲁宣布边境地区进入紧急状态的目的是防范外国人非法进入秘鲁境内。

  内阁会议当天还通过一项移民法的条例修改,以进一步规范移民管理。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427/c1002-32674990.html

中老两军就团结友好历史开展联合研究

人民网曼谷4月27日电 (记者孙广勇)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占沙蒙·占雅拉上将26日在老挝首都万象会见到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政治工作研究院代表团。

占沙蒙深情回顾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老挝人民军与中国军队共同抵御侵略并肩战斗的革命情谊,重温了各个历史时期老中团结友好的温馨佳话,赞扬老中两国军民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认为无论国际和地区形势如何变化,这种兄弟友谊都不会改变。老方感谢中方长期以来对老挝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军队建设给予大力支持和援助。

占沙蒙表示,老方高度重视与中方的交流合作,愿同中方一道努力,在军事科学交流合作领域加强沟通,传承好、弘扬好老中两国“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精神,铸牢老中命运共同体安全防线。

代表团团长、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副院长梁金涛大校表示,此次就中老两军关于团结友好历史开展联合研究进行共同磋商,是中老军事科学领域首度合作,致力于对中老两军团结友好历史展开深入研究,希望尽快推出联合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动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

中国驻老挝大使馆国防武官李兵大校27日对记者介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政治工作研究院代表团此次出访,考察调研内容丰富,学术研讨磋商深入,是一次开创性的军事科学交流活动,为中老两军新时代军事科学研究领域交流合作开辟了新局面。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427/c1002-32674914.html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到访比利时与侨领共聚

人民网布鲁塞尔4月26日电 (记者牛瑞飞)25日中午,正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访问的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出席了由比利时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牵头,比利时多个侨团协办的欢迎宴会。

宴会上,贺一诚向侨领们介绍了澳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现况和前景。他表示,澳门特别行政区地方虽小但拥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充满发展机遇。随着今年初全面恢复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访澳旅客量增加,澳门经济稳步复苏。与此同时,澳门特区政府积极开展多方面工作,尤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宣传,吸引国际旅客。

中国驻比利时大使曹忠明致辞时表示,澳门特区背靠祖国、联通世界,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随着澳门特区在经贸、人文、旅游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并与包括欧洲在内的世界各地持续深化交往合作,特区一定能够实现经济快速复苏,结构多元化发展。大使馆愿与澳门特区政府一道,深化澳门特区与欧洲国家更加开放、更加密切的交往合作,促进澳门经济、社会、文化旅游事业进一步发展。

比利时侨领代表、比利时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朱海安致欢迎辞时表示,比利时华侨华人一直积极参与和支持祖国的建设和发展,积极推动祖国和平统一事业。澳门特区成立以来,在基本法的有力保障下,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当地侨团也将加强与澳门的联系交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促进比利时与澳门在经贸、文化上的交流合作。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427/c1002-32674816.html

厦门-仰光航线正式重启

人民网仰光4月26日电 (记者李秉新)满载154名旅客的厦航MF8669航班26日下午平稳降落在缅甸仰光国际机场,仰光国际机场用民航最高接待礼仪“过水门”仪式迎接厦航航班,至此,中断1208天的厦门-仰光航线正式重启。

厦航航班抵达仰光过水门。厦门航空公司供图

据厦门航空公司人士介绍,2019年6月22日厦航首航厦门至仰光航线,结束了我国福建省与缅甸仰光之间无直达航班的历史,后因新冠疫情等原因航班中断运行。随着中缅两国新冠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调整,厦航也第一时间启动了厦门-仰光航线复航工作,经过前期各单位半年多的精心筹备终于赶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假期前正式重启了该条航线。这次该航线的重启再次搭建起我国福建省与缅甸仰光省往来交流的空中桥梁,大大方便了双方人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同时也必将进一步促进双方经济领域的交流与发展。

首位下机的厦航旅客获赠礼品。厦门航空公司供图

据介绍,目前厦航班期从之前的每周两班加密为三班,每周一、三、五往返于两地之间。(完)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426/c1002-32674348.html

2023年4月25日 星期二

综述:中国抗疟力量和经验惠及非洲

  新华社内罗毕4月25日电 综述:中国抗疟力量和经验惠及非洲

  新华社记者

  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疟疾日”。疟疾仍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去年12月发布的《世界疟疾报告2022》,2021年全球84个疟疾流行的国家和地区中,疟疾病例数达2.47亿例。全球范围内疟疾负担最重的是非洲,这一地区的疟疾病例数约占全球的95%。近年来,中国积极与非洲国家开展抗疟合作,为推动完善全球公共卫生体系、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和经验。

  “感谢中国医疗队的善举”

  中国经过70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从20世纪40年代每年报告约3000万疟疾病例到零病例的瞩目成绩,并在2021年获得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国家消除疟疾认证。同时,中国一直与世界分享消除疟疾的方法,为其他国家疟疾防控提供参考。一批又一批中国人在助力非洲抗击疟疾的道路上贡献“中国力量”“中国经验”……

  南苏丹是疟疾高发国家之一。南苏丹首都朱巴教学医院基础设施较差,污水管网缺乏,无法有效抑制蚊虫滋生。“防止蚊虫叮咬是预防疟疾发生的有效手段,而利用药浸蚊帐进行防蚊是非常经济的方法。”中国第十批援南苏丹医疗队队长徐张巍说。

  为应对即将到来的雨季,医疗队4月初向这家医院捐赠2000顶药浸蚊帐,为住院病人解决了基本防蚊需求,受到患者和院方好评。院长安东尼·卢巴伊说:“这批蚊帐将有效预防患者在住院期间被蚊虫叮咬,防止染上疟疾使病情加重,降低疟疾发生率和死亡率。感谢中国医疗队的善举,解决了当前防蚊的燃眉之急。”

  在位于非洲大陆中部的中非共和国,“疟疾是当地像感冒一样常见的疾病,我们平均每天接诊10至15名疟疾患者。这当中有很多疟疾反复发作的病人,几乎是抱着最后希望过来寻求帮助。”在首都班吉友谊医院工作的第19批援中非医疗队队长王宝祥说。

  “在非洲,很多患者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有效诊断和治疗而死于疟疾。”王宝祥说。据他介绍,医疗队通过疟原虫检测并结合临床症状来确诊,经过以青蒿素类药物为主的联合疗法,辅以对症治疗改善症状,“绝大部分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好”。

  中国第十批赴马里维和医疗分队近期走进联合国驻马里综合稳定特派团东战区8支分队,组织开展疟疾防治巡回宣传教育活动。

  “在马里执行维和任务,除了恐袭战乱,疟疾等高发性传染病是对维和官兵生命安全的主要威胁。”中国医疗分队副队长刘文斗说,在这次活动中,中国医疗分队为各国分队在青蒿素等防疟药品的储备使用和营区环境消杀等方面讲解指导,“有效形成各国分队依托自身力量防治疟疾发病的整体合力”。

  “维和官兵一旦罹患疟疾,会影响正常任务执行。中国医疗分队组织的活动很及时也很有必要,他们分享的疟疾防治知识对我们开展日常工作帮助很大。”埃及战斗运输营医疗官穆罕默德·塞林说。

  “希望非洲可以像中国一样战胜疟疾”

  作为中国抗疟援助的重要名片,青蒿素为全球疟疾防治作出重大贡献,仅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就有约2.4亿人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此外,中国探索总结出的“1-3-7”工作规范(即1日内完成病例报告,3日内完成病例复核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7日内完成对疫点调查和处置)也被正式写入世界卫生组织技术文件向全球推广应用。

  生活在东非岛国科摩罗的人们长久以来饱受疟疾困扰,5岁以下儿童是易感染人群。“中国科学家首先发现并成功提取青蒿素,为科摩罗人摆脱疟疾噩梦点亮了希望。”科摩罗国家疟疾防治中心实验室主任卡迈勒·赛义德·阿卜杜拉说。中国抗疟团队基于青蒿素复方药,已协助当地大幅降低疟疾发病率。

  疟疾也是西非岛国圣多美和普林西比面临的首要公共卫生问题,当地年疟疾发生率高达10%。自2017年起,中方在该国开展了三期抗疟技术援助,采用的青蒿素复方“中国抗疟方案”为该国实现2025年消除疟疾的目标增添了希望。

  今年1月,中国援非盟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总部(一期)项目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竣工,这是非洲大陆第一个拥有现代化办公和实验条件、设施完善的全非疾控中心。“长期以来,非洲饱受疟疾等传染性疾病困扰。期待有了新大楼、新设备的非洲疾控中心总部正式投入使用后,可以有效提升疾病防控工作。希望非洲可以像中国一样战胜疟疾。”亚的斯亚贝巴黑狮专科医院医学专家阿斯查卢·沃尔库说。

  今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在与疟疾斗争的战役中,中国积累了许多宝贵的防控经验,这些经验非常值得非洲国家学习借鉴。”肯尼亚国际问题学者卡文斯·阿德希尔说,从派遣医疗队和专家组到援建医院和疟疾防治中心,中国多年来与非洲在疟疾防控等卫生健康领域的合作,正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参与记者:金正、周楚昀、黎华玲、李成、汪平、凌馨、王子正、谢昊、史彧、许正、罗毓、田耘)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426/c1002-32673564.html

为促进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作出贡献

  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近年来,中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成效显著,知识产权综合竞争力稳步提升,知识产权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为推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以非常全面的方式创建创新生态系统”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今年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国际专利申请总量达27.81万件,是有史以来申请总量最多的年份。亚洲仍然是国际专利申请的主要来源,占2022年申请总量的54.7%,其中来自中国的国际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7万件,连续4年居世界首位。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表示,在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继续投资创新。“中国加入《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积极融入外观设计全球化体系,促进工业品外观设计创新能力提升,助力中国创意、中国设计、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中国企业和教育科研机构的国际专利申请引发关注。2022年排名前20位的专利申请人中,有6家中国企业。华为公司申请了7689件国际专利,位居榜单第一。在教育领域,排名前20位的大学中有7所中国高校。

  多项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是全球创新的引领者。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指出,中国在创新领域的全球排名近年来持续稳步提升,2022年排名上升至第十一位,是唯一进入前15名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中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进步,体现了中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邓鸿森在《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取得的成绩显示了一个国家将创新作为增长引擎并给予大量关注的效果。“中国以非常全面的方式创建创新生态系统,这是中国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来自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占欧洲专利局专利总申请量的近10%。欧洲专利局新闻发言人路易斯·贝伦格尔·希门尼斯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在数字技术特别是信息通信技术方面加大投入,推动专利申请数量快速增长。”他注意到,中国企业在生物技术和医疗技术等领域的专利申请也越来越活跃。“近年来,中国非常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将其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提升了国际专利体系的品质和效率”

  今年是中国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开展合作50周年。邓鸿森表示,中国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长期合作伙伴和坚定支持者,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将继续与中国开展密切合作。

  中国深度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不断扩大知识产权领域对外开放,完善国际对话交流机制,推动完善知识产权及相关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国际规则和标准,推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成功推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中国设立办事处;推动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在中国缔结并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知识产权条约《视听表演北京条约》正式生效;加入《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和版权方面的马拉喀什条约;知识产权国际化有力支撑共建“一带一路”,2022年向境外转让或许可过专利的中国企业中,有37.9%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或地区许可或转让过专利……中国成为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坚定维护者、参与者和建设者。

  中国与欧洲专利局之间的合作已持续近40年。据希门尼斯介绍,1985年,欧洲专利局与中国专利局(现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签署了第一份合作协议。迄今,双方在数据交换、培训、外联和专利分类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广泛而全面的合作。

  希门尼斯高度赞赏中国为完善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作出的贡献。“中国已经建成了符合国际标准的专利权授予程序,还建立了强有力的专利制度,加强不同标准之间的协调与衔接,从而提升了国际专利体系的品质和效率。”

  “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正在不断加强”

  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对中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始终一视同仁、同等保护,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创新领域国际合作。

  中国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大大提高了包括外企在内的市场主体的信心。“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正在不断加强。”法国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工业自动化业务负责人芭芭拉·弗赖对记者表示,过去5年,施耐德电气每年在华研发投入都增加15%以上;迄今,公司在华研发专利数量已超过2600个。“中国市场规模巨大,我坚信通过与中国伙伴的创新研发合作,可以促进施耐德电气在中国的发展。”

  2012年至2021年,中国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研发投入从1763.6亿元增加到3377.4亿元,增长了91.5%;有效发明专利数从6.8万件增加到24.1万件,外资研发中心驱动产业升级作用明显。德国汽车零部件生产商采埃孚集团亚太区执行总裁汪润怡表示,采埃孚扎根中国市场40多年来,将中国视为重要的生产和销售基地、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策源地、集团全球发展的战略重心。日前,集团在广州花都设立在华第四研发中心,着重发展自动驾驶和软件技术。

  战略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相关负责人韩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背景下,中国专利申请数量保持较高速增长,说明政府、企业及各类机构越发重视保护知识产权。”她认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在制度建设、审批登记、国际合作等方面均取得了积极进展。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国政策研究室主任玛吉特·莫尔纳表示,以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来衡量,中国研发投入一直在迅速追赶领先国家,并远远高于收入水平相当的国家,带来更多专利、商标等形式的知识产权产出。“以许多新兴领域的产出衡量,中国已成为领先的创新者。”

  (本报柏林4月25日电)


  《 人民日报 》( 2023年04月26日 03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426/c1002-32673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