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3年5月25日 星期四

中国视听节目在中亚五国播出

  《人生第一次》海报
  出品方供图

  《山海情》海报
  出品方供图

  《熊猫和卢塔》海报
  出品方供图

  吉尔吉斯斯坦观众在收看吉尔吉斯斯坦当地电视台播出的中国影视节目
  本文作者供图

  吉尔吉斯斯坦观众在收看吉尔吉斯斯坦当地电视台播出的中国影视节目
  本文作者供图

  中国与中亚五国山水相连、休戚与共,是友好邻邦和全面战略伙伴。近年来,中国与中亚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拓展,建立了双多边交流合作机制,签署了系列合作协议,开展了系列务实合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成为中国—中亚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中国与中亚五国的人文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5月18日至19日举行的中国—中亚峰会将“组织中国和中亚影视节目展映”纳入《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国家广电总局启动中国—中亚五国视听共享播映活动,推动中国—中亚视听交流合作走深走实。

  精选译制优秀节目

  国家广电总局积极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2013年开始实施“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10年来,精选了一批中国优秀视听节目,译制成俄语、哈萨克语等40多种语言。据不完全统计,中亚国家已经播出《山海情》《美好生活》《在一起》《毛泽东》《功勋·袁隆平的梦》《熊猫和卢塔》《创新中国》等70余部中国优秀视听作品。

  此次,中国—中亚五国视听共享播映活动共选择了10余部视听作品在中亚国家播出,涵盖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3种类型,以现实题材为主,着重向中亚国家人民展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与人民的现实生活。

  电视剧一向深受观众欢迎,也是对中亚传播的重要节目类型。此次播映的电视剧为《山海情》《三十而已》《最美的青春》3部现实题材电视剧。它们以生动的视听语言讲述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向中亚国家人民展示当代中国风貌及推动中国发展的中国价值、中国精神和中国方案。其中,《山海情》已先后译制为17种语言,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该剧哈萨克语版已在哈萨克斯坦播出。《最美的青春》2021年11月在乌兹别克斯坦广播公司影院频道、官网和手机APP同步播出,日均综合收视率达0.366%,网播量超过1.9万,稳居频道收视率排行前三位。该剧还曾译制为葡萄牙语,在巴西播出。《三十而已》展现了当代中国女性独立自主、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受到中国和外国观众的高度评价,已发行到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本、韩国、土耳其、印度尼西亚、泰国均引进了该剧翻拍权,正在制作本土化剧集。

  此次播映的《美丽乡村》《锦绣纪》《人生第一次》《紫禁城》4部纪录片从多个维度打开中亚观众了解中国的窗口。《紫禁城》《锦绣纪》为历史和人文题材,是传播中国历史文化的代表性作品,《美丽乡村》《人生第一次》为现实题材,是展示当代中国现状的代表性作品。其中,《锦绣纪》以中国连接世界的丝绸为切入点,揭开织造中国丝绸的秘密,讲述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史,很适合在中亚国家播出。4部纪录片视角独特、故事真实、画面精美、制作精良,具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对观众有很强的吸引力。

  中国动画片寓教于乐,题材类型丰富,制作精良,已在中亚国家播出多部,受到中亚儿童观众的欢迎。此次播映的动画片既有教育题材的《23号牛乃唐》,又有中外合拍动画片“熊猫+”系列的《熊猫和卢塔》,还有中国彩色水墨风格动画片《小鸡彩虹》。今年2-4月,吉尔吉斯语版《23号牛乃唐》在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广播电视集团ELTR旗下电视台播出。该台译制人员表示,该片具有广泛的教育意义,他们很需要这种现代风格的动画片。该片翻译和配音质量较高,受到观众好评。

  此次播映活动覆盖中亚五国9家电视台和新媒体平台。其中,乌兹别克斯坦广播公司以乌兹别克语播出纪录片《美丽乡村》《锦绣纪》。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广播公司KTPK以俄语播出纪录片《美丽乡村》和《人生第一次》,吉尔吉斯斯坦莫拉斯电信DTV以俄语播出电视剧《大江大河2》。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电视台电视及新媒体端播出哈萨克语版电视剧《山海情》,并重播哈萨克语版电视剧《三十而已》;哈萨克斯坦One31频道早间时段重播哈萨克语版动画片《熊猫和卢塔》等。

  持续深耕重点市场

  自2013年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提出,10年来,哈萨克斯坦成为中国对中亚传播的重点国家,也成为中国视听节目在中亚最成熟的市场。

  2017年,湖南卫视《我是歌手》节目邀请哈萨克斯坦歌手迪玛希参加,迪玛希在中国迅速走红,广为人知。哈萨克斯坦国家电视台迅速引进《我是歌手》节目,每周与湖南卫视同步播出,迪玛希成为哈萨克斯坦的“民族英雄”和“中哈友谊的使者”。

  中国电视剧深受哈萨克斯坦观众欢迎。近年来,《放弃我,抓紧我》《温州一家人》《伪装者》《恋爱先生》《美好生活》《鸡毛飞上天》《都挺好》《在一起》等电视剧在哈萨克斯坦主流媒体播出,取得良好的播出效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都市爱情剧在哈萨克斯坦广受欢迎,收视排名超过同时期播出的韩剧、土耳其剧和俄剧。2018年6月,哈萨克语版《放弃我,抓紧我》在哈萨克斯坦One31频道播出时,收视排名在7部国外引进剧中位列第3。今年2月6日,哈萨克语版《三十而已》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电视台晚间时段播出,白天重播,受到哈萨克斯坦观众的喜爱。有观众提出希望播出时段提前、白天重播和在新媒体端重播的请求。还有观众表示,该剧刷新了他们对中国的认知,希望当地电视台经常引进中国影视节目,最好多引进一些展现中国当代社会发展概貌的剧集。

  中国纪录片也受到哈萨克斯坦观众欢迎。《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中国3》《超级工程3》《点击新疆》等纪录片都曾在哈萨克斯坦播出。2020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反映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纪录片《武汉24小时》在哈萨克斯坦国家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向哈萨克斯坦观众呈现了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故事,观众们深受感动。

  中国各类题材的动画片在哈萨克斯坦播出后,受到哈萨克斯坦儿童的欢迎和喜爱。哈萨克语版动画片《冰雪冬奥村》2021年6月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电视台播出,收视率高达8.9%。今年1月17日,哈萨克语版动画片《熊猫和卢塔》在哈萨克斯坦One31频道首播,收视率最高达2.22%。今年2月,哈萨克语版动画片《愚公移山》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电视台播出。3月,哈萨克语版动画片《巨兵长城传》在哈萨克斯坦One31频道首播。近期,中国尚斯国际出版传媒集团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电视台和OZINSE国家在线视频平台达成协议,将播出《小济公》等4部中国动画片。

  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广泛的现实需求、坚实的民意基础。在新时代,中国和中亚关系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中国—中亚峰会的召开,为中国与中亚的视听交流合作注入了强大动能,将推动中国与中亚视听交流合作高质量发展,为中国与中亚人民相亲相知作出贡献。

  (作者系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国际传播研究所所长)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26/c1002-32695331.html

联合国总部举行活动缅怀殉职的维和人员

新华社联合国5月25日电(记者毛磊)位于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25日举行系列活动,缅怀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殉职的维和人员,并纪念5月29日联合国维和人员国际日以及联合国维和行动75周年。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当天向维和人员纪念碑敬献花圈,缅怀自1948年以来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殉职的4200多名维和人员。

古特雷斯随后出席授勋仪式,为2022年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殉职的103名军事人员、警察和文职人员追授达格·哈马舍尔德勋章。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参加活动,并接受古特雷斯为牺牲的中国维和军人颁发的勋章。

古特雷斯还为一名参与联合国阿卜耶伊临时安全部队的加纳籍女军官颁发2022年度性别平等倡导人奖。

古特雷斯在仪式上致辞说,今年是联合国开展维和行动75周年,纪念联合国维和人员国际日具有特别意义。维和人员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动力之源,集聚全世界维和人员的联合国维和事业作为践行多边主义的象征鼓舞人心。维和人员目前面临全球紧张局势加剧等严峻挑战,但他们锲而不舍,为了他人不惜冒生命危险。古特雷斯对所有维和牺牲人员表示哀悼,向维和人员家属等表示慰问,感谢主要维和出兵国为维和事业所作贡献。

据联合国发布的新闻公报,1948年以来,来自125个国家的200多万维和人员先后参与71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目前约有8.7万名维和人员在多个冲突地区参与12项联合国维和行动。

中国长期以来为联合国维和事业担当尽责,是安理会五常最大出兵国和第二大维和摊款国。迄今为止,中国向近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20余名军警人员在维和行动中献出宝贵生命。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26/c1002-32695129.html

彭清华会见智利参议院智中议员友好小组访华团

  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  5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清华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智利参议员莫雷拉率领的参议院智中议员友好小组访华团,双方就中智关系、两国立法机构交流等交换了意见。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26日 02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26/c1002-32694885.html

秦刚:中非迈入构建更加紧密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

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 5月25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出席庆祝“非洲日”招待会时强调,过去十年来,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引领下,中非关系发展按下了“加速键”,驶入了“快车道”,迈入构建更加紧密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

秦刚说,中非友好交往更加密切,双方领导人像走亲戚一样常来常往。过去十年,习近平主席曾四次访问非洲,中非合作论坛两次举办峰会。仅过去半年,就有四位非洲国家总统应邀对华国事访问。今年以来,非洲十多位部长级以上官员来访中国。中非减贫与发展会议、中非青年大联欢等活动相继举办,“中非友好合作精神”在中国和非洲的广袤大地上不断传承。

中非互利合作更加深入,给双方老百姓带来越来越多的实惠。中国连续14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双方合作建设铁路超过1万公里、公路近10万公里,还有一大批机场、码头、桥梁、电站等重要基础设施建成投入使用。今年初,我同非盟委员会主席法基先生共同出席了中国援建非洲疾控中心竣工典礼,见证了中非惠民生、高质量务实合作的新地标。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果,为促进非洲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非国际协作更加有力,已成为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重要力量。我们共同高举多边主义旗帜,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中方始终支持非盟、非洲次区域组织在解决地区冲突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支持非洲人民以非洲方式解决非洲问题;始终支持非洲在世界舞台发挥更大作用,坚持在联合国等多边场合为非洲仗义执言,是第一个明确支持非盟加入G20的国家。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26/c1002-32694871.html

中企参建的尼日利亚炼油厂正式启用

新华社阿布贾5月24日电(记者郭骏)中国企业参与建设的尼日利亚丹戈特炼油厂项目日前在尼西南部拉各斯州莱基区举行启用仪式,该项目投产后有望结束尼日利亚长期依赖成品油进口的历史。

尼日利亚总统布哈里在仪式上说,丹戈特炼油厂的启用对尼日利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有望结束尼日利亚长期依赖成品油进口的历史。

项目投资方丹戈特集团负责人阿利科·丹戈特在仪式上介绍,丹戈特炼油厂项目投资超过180亿美元,设计加工能力为每天处理65万桶原油,是世界最大的炼油厂项目之一。项目投产后可生产汽油、柴油和航空燃油等产品,首批产品有望在今年七八月间上市。实现完全产能后,除满足本国市场需求外,还可大量出口。

参与建设的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丹戈特炼油厂项目经理李国标对新华社记者说,数家中国企业参与该项目建设,大量设备也从中国进口。项目将进一步推进尼日利亚工业化进程,为数万人提供就业机会。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25/c1002-32694677.html

2023年5月24日 星期三

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推介会在捷克举行

新华社布拉格5月24日电(记者邓耀敏)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推介洽谈会日前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来自中捷两国政府、行业协会及企业的代表出席了推介会。

中国驻捷克大使冯飚致辞说,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是中捷两国地方合作的典范,也是中国面向中东欧国家开放的重要窗口,希望双方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框架下,取得更多务实合作成果,实现互利共赢。

冯飚说,中捷两国经济和技术互补性强,双方企业在绿色经济、数字经济、清洁能源、电子商务、健康产业、通用航天等领域合作空间广、潜力大。相信此次推介会将进一步深化两国企业间沟通交流,增强开展投资合作的信心。

曾多次到访中国的中捷航空工业协会会长彼得·希尔告诉记者,本次活动是捷中务实合作的重要体现,他期待参加将于今年11月举行的第五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沧州)中小企业合作论坛。

推介会上,捷中企业还签署了航空项目、啤酒贸易等方面的合作协议。

据介绍,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于2018年在沧州市中捷产业园区成立,是面向中东欧国家的中小企业合作区,致力于打造中国-中东欧国家产业合作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产品展示贸易合作基地及文化交流基地。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25/c1002-32694617.html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宣布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

新华社快讯:国际评级机构惠誉24日宣布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认为当前债务上限谈判僵局给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带来更大下调风险。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25/c1002-32694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