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3年5月27日 星期六

中资企业在泰国开展助学活动

人民网曼谷5月26日电(记者孙广勇)5月23日,中石油管道局泰国东北部成品油管道项目部在项目末站驻地孔敬府班派县开展了助学活动,重点资助了班派县班派中学的国际汉语班的同学,为汉语班的同学和老师提供了学习文具和办公用品,并鼓励学生们努力学习汉语,有机会来中国留学,通过所学的知识改变自身命运,获得更好的发展,促进中泰人民更加团结稳定。

班派汉语班的同学和老师表示非常感谢中国石油管道局和泰国东北部成品油项目部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感谢中国企业在泰国的建设工作,在以后的生活中会更加努力,学好汉语知识回报社会。

自2020年2月项目开工以来,项目部在各个营地站点积极开展与当地社区和周边居民的联谊活动。在萨拉布里首站,开展公益植树活动,促进项目与居民和谐公荣,建设管道绿廊。在猜也蓬营地,先后开展了向当地政府捐助防疫物资,积极帮扶当地百姓抗洪救灾活动,展现了企业的担当与奉献。在孔敬末站先后与班派县社区政府、属地寺庙以及班派县中学开展联系活动,持续开展属地支援和帮扶活动,树立中石油管道局可亲可敬的海外形象。

目前泰国东北部成品油项目已全线移交,待项目线路进油投产后,不仅对促进泰国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有利于加强泰国与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的互联互通。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迈入落地生根、持久发展的新阶段,未来的能源合作将给各方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推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向更高质量发展。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27/c1002-40000301.html

2023年5月26日 星期五

巴西宣布将举办202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新华社巴西利亚5月26日电(记者卞卓丹)巴西政府26日宣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将于2025年底在位于亚马孙地区的巴西帕拉州首府贝伦市举办。

  当天,巴西总统卢拉、外交部长维埃拉和帕拉州州长巴尔巴略在巴西政府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布的一条视频中公布了这一消息。

  卢拉在视频中表示,选择贝伦市作为COP30举办地“是给帕拉州人民、贝伦市和巴西的非同寻常的好消息”。在他参加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亚马孙总是成为核心话题,“那为什么不在一个位于亚马孙地区的州举办气候变化大会呢”。

  维埃拉说,联合国已于18日批准贝伦市作为COP30的举办地。巴尔巴略表示将负责任地展示巴西的准备工作,以及环境议程对调和亚马孙地区人与环境关系的作用。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27/c1002-40000300.html

兰卡威海空展:八一飞行表演队再度登场

当日,八一飞行表演队再次在第16届兰卡威国际海事和航空展(海空展)上进行飞行表演。

新华社记者朱炜摄

新华时评:捏造中国“打压外资论”是唱衰中国沉渣泛起——起底美国抹黑中国话术系列评论之三

  新华社北京5月27日电 题:捏造中国“打压外资论”是唱衰中国沉渣泛起——起底美国抹黑中国话术系列评论之三

  新华社记者樊宇

  近来,一些美国媒体阴阳怪气地发表文章,称中国对外企“不友好”、一些公司和投资者开始寻求与中国“脱钩”云云。基于事实、依法实施的举措,在他们眼里却成了妖魔化中国营商环境的“黑料”。这样的话术并不新鲜,且一再被现实打脸。与中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携手全球企业书写共赢故事不同,美国漠视市场经济规则,为自由贸易设障,给外来投资筑墙。哪个搞双标,哪个搞霸凌,哪个背离市场原则,答案不言自明。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稳步回升,发展新动能表现强劲,外资企业追加新投资、落地新项目、开设新店铺,用行动给中国市场投下“信任票”。看事实,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项目落户上海临港新片区,空中客车公司宣布在天津建设第二条生产线,生物制药企业阿斯利康拟投入约4.5亿美元在青岛建设生产供应基地;看数据,今年前4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2%,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2.8%;看政策,在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指引下,“投资中国年”招商引资系列活动启动,各地纷纷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众多跨国公司高管紧锣密鼓展开“中国行”,除了实地考察,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做多”中国……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到博鳌亚洲论坛,从广交会到消博会,中国释放扩大开放的鲜明信号、搭建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不断以自身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新动力。

  中国投资环境究竟好不好?比起那些隔着太平洋戴着有色眼镜的美国媒体,扎根中国的外企更有发言权。多年来,大批跨国企业与中国市场携手共进,为中国经济带来养分,分享中国发展红利,与中国“共成长”是许多跨国企业的共同心声。对很多外企来说,今日中国不仅是生产基地、巨大市场,更是战略要地和创新源泉。扎根中国20年的宝马集团,和众多外资车企一样,其经营策略已从“在中国、为中国”向“在中国、为全球”转变。面对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等多重因素,大量外资企业不仅没有放慢布局中国的脚步,而且积极抓住新产业新风口乘势而上,从制造到研发,外资在华战略的持续升级与本土化深耕,逐渐形成了中外企业齐头并进的共赢局面。中国欧盟商会发布最新报告显示,近六成受访企业表示未来五年将“适度增加”或“显著增加”在华研发支出。

  在跨国企业眼里,中国有着庞大且活跃的市场,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配套体系以及不断增强的研发创新能力,正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活力和投资潜力。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不断出台利好政策,为营造良好的外资营商环境、优化外商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保驾护航:中国先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逐步做“减法”,由最初的190项缩减到现在的27项,制造业条目已经归零,服务业开放持续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持续做“加法”,增加了多条高技术制造业条目……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近期刊文指出,中国无可匹敌的“结构性竞争优势”,源于其独特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庞大的体量以及具有竞争力的商业生态系统、世界级的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创新网络等要素相互作用。

  反观美国,惯以“市场经济捍卫者”自居,现实中却奉行“美国优先”,于己有利就大谈“公平自由”,于己不利就叫嚣“国家安全”,限制投资、出口管制以及发布行政令直接干预等手段美国用起来“得心应手”。

  市场经济以规则为准绳,其活力源于对市场主体经营、投资决策的尊重,源于合理高效的资源配置和分工合作。看看美国的所作所为:将国内法凌驾于国际规则之上,滥用贸易保护工具挑起贸易摩擦,用“实体清单”对别国企业搞技术封锁和供应链隔离,通过签署行政令强制叫停跨国企业在美运营;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无理打压他国企业,从对华为的全方位封堵到对TikTok疯狂围猎,步步紧逼搞有罪推定;收紧投资审查,对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外资企业投资设障,先后叫停多起外资并购交易;在半导体等高科技领域,美国以应对全球芯片危机为名,向全球多家芯片相关企业强索商业机密数据……近期,美国手段又有翻新,企图用“专利陷阱”来绊倒中国无人机企业。

  事实已经证明,抹黑唱衰中国不会让美国“再次伟大”。以零和思维打压外国企业经营、损害他国正当利益、扰乱全球经贸秩序,只会适得其反地打击全球企业对美国投资环境乃至国家信用的信心,为“负和经济学”平添注解而已。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27/c1002-40000262.html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美国贸易代表戴琪

  新华社美国底特律5月26日电 5月26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美国底特律参加亚太经合组织贸易部长会议期间,会见了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双方就中美经贸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区域和多边议题进行了坦诚、务实、深入的交流。中方就美对华经贸政策、经贸领域涉台问题、“印太经济框架”、301关税等重点问题提出关切。双方同意继续保持交流沟通。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27/c1002-40000082.html

2023年5月25日 星期四

新华时评:炒作中国“经济胁迫”是混淆视听贼喊捉贼——起底美国抹黑中国话术系列评论之二

新华社北京5月26日电 题:炒作中国“经济胁迫”是混淆视听贼喊捉贼——起底美国抹黑中国话术系列评论之二

新华社记者高文成

近期,美国撺掇其他少数发达国家给中国扣上“经济胁迫”的帽子并以此为借口对华“反制”。这是一出典型的贼喊捉贼戏码。炮制借口、乱扣帽子是美国打压抹黑中国的一贯做法。谁是搞经济胁迫的惯犯,谁是经济胁迫的受害者?事实是最好的证明。

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在一份报告中直言,经济胁迫措施一直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工具。倚仗美元霸权,通过切断其他国家的美元供应和交易渠道,限制美元融通渠道、交易汇路等施压和制裁其他国家;使用包括制裁、限制进出口、加征关税等各种贸易管制措施,设立名目繁多的贸易管制清单;大搞“长臂管辖”,制定《反海外腐败法》《敌国贸易法》等国内法直接对特定国家、组织或个人实施制裁……美国经济胁迫手段花样繁多,运用纯熟。美国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表明,自己才是经济胁迫“集大成者”。

对于经济胁迫,包括七国集团其他成员在内的美国盟友们有切身体会。他们多年来时常成为美国下手的“被胁迫者”。迫使日本签订《美日半导体协定》,先后对日本半导体、计算机等多种产品实施贸易制裁,削弱日本产业竞争力和发展;以“经济人质”为手段肢解法国阿尔斯通公司;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对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在利益面前,美国对盟友丝毫不手软,把各种胁迫手段使了个遍。

近年来,美国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动辄将别国企业拉入“实体清单”,搞贸易禁运、技术封锁,实施单边霸凌打压。无论是《芯片和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还是所谓“友岸外包”,都违反世贸规则,扰乱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到广泛谴责乃至反制。去年年底世贸组织裁决美国对进口钢铝产品加征关税等做法违反世贸规则,美国非但不予纠正还滥用上诉权利为相关裁决执行蓄意制造障碍……有人形容美国是“单边主义霸凌行径实施者、多边贸易体制破坏者、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扰乱者”,这生动刻画了美国“胁迫者”的国际形象。

美国之所以要给中国扣帽子,一是为其对华无理打压寻找托词,二是企图混淆视听、蒙蔽世人,将自己霸道行径包装成“正当”的“反胁迫措施”,将自己粉饰成为“受胁迫国家”出头的“仗义大哥”。然而,这个“仗义大哥”人设却是一碰就碎。美国往往是让盟友冲锋在前,自己渔利在后。就以被美国官员拿来炒作所谓“中国经济胁迫受害者”的澳大利亚来说,美国一方面鼓动澳积极充当反华急先锋,另一方面却在澳对华出口煤炭、葡萄酒、棉花等产品减少之际增加了相应产品对华出口。《南华早报》评论,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以“牺牲”澳大利亚为代价,美国一直在稳步“回填”其盟友留下的空白。

澳大利亚的遭遇让美国的盟友们意识到,美国炮制所谓中国“经济胁迫”,为的是美国的一己私利;美国鼓吹所谓“联合应对”,其实是要盟友们分担大国博弈的政治经济成本。美国兰德公司的一份报告揭露了美国的“盘算”:无论是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还是完全封杀,美国消费者将承受更高成本;但如果推行“联合应对”,这些成本将由所谓的“联盟成员”分担。对美国而言,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

“经济胁迫”这顶帽子戴在美国头上再合适不过,怎么都不该扣给中国。

众所周知,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2013年到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过七国集团总和。中国在推动“一带一路”合作时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从不谋取任何政治私利,将各国视为平等伙伴,开展互利互惠合作,迄今已吸引世界上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参与其中。这充分证明,美国贼喊捉贼的拙劣把戏蒙蔽不了世人。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26/c1002-32695494.html

中国视听节目在中亚五国播出

  《人生第一次》海报
  出品方供图

  《山海情》海报
  出品方供图

  《熊猫和卢塔》海报
  出品方供图

  吉尔吉斯斯坦观众在收看吉尔吉斯斯坦当地电视台播出的中国影视节目
  本文作者供图

  吉尔吉斯斯坦观众在收看吉尔吉斯斯坦当地电视台播出的中国影视节目
  本文作者供图

  中国与中亚五国山水相连、休戚与共,是友好邻邦和全面战略伙伴。近年来,中国与中亚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拓展,建立了双多边交流合作机制,签署了系列合作协议,开展了系列务实合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成为中国—中亚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中国与中亚五国的人文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5月18日至19日举行的中国—中亚峰会将“组织中国和中亚影视节目展映”纳入《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国家广电总局启动中国—中亚五国视听共享播映活动,推动中国—中亚视听交流合作走深走实。

  精选译制优秀节目

  国家广电总局积极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2013年开始实施“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10年来,精选了一批中国优秀视听节目,译制成俄语、哈萨克语等40多种语言。据不完全统计,中亚国家已经播出《山海情》《美好生活》《在一起》《毛泽东》《功勋·袁隆平的梦》《熊猫和卢塔》《创新中国》等70余部中国优秀视听作品。

  此次,中国—中亚五国视听共享播映活动共选择了10余部视听作品在中亚国家播出,涵盖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3种类型,以现实题材为主,着重向中亚国家人民展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与人民的现实生活。

  电视剧一向深受观众欢迎,也是对中亚传播的重要节目类型。此次播映的电视剧为《山海情》《三十而已》《最美的青春》3部现实题材电视剧。它们以生动的视听语言讲述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向中亚国家人民展示当代中国风貌及推动中国发展的中国价值、中国精神和中国方案。其中,《山海情》已先后译制为17种语言,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该剧哈萨克语版已在哈萨克斯坦播出。《最美的青春》2021年11月在乌兹别克斯坦广播公司影院频道、官网和手机APP同步播出,日均综合收视率达0.366%,网播量超过1.9万,稳居频道收视率排行前三位。该剧还曾译制为葡萄牙语,在巴西播出。《三十而已》展现了当代中国女性独立自主、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受到中国和外国观众的高度评价,已发行到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本、韩国、土耳其、印度尼西亚、泰国均引进了该剧翻拍权,正在制作本土化剧集。

  此次播映的《美丽乡村》《锦绣纪》《人生第一次》《紫禁城》4部纪录片从多个维度打开中亚观众了解中国的窗口。《紫禁城》《锦绣纪》为历史和人文题材,是传播中国历史文化的代表性作品,《美丽乡村》《人生第一次》为现实题材,是展示当代中国现状的代表性作品。其中,《锦绣纪》以中国连接世界的丝绸为切入点,揭开织造中国丝绸的秘密,讲述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史,很适合在中亚国家播出。4部纪录片视角独特、故事真实、画面精美、制作精良,具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对观众有很强的吸引力。

  中国动画片寓教于乐,题材类型丰富,制作精良,已在中亚国家播出多部,受到中亚儿童观众的欢迎。此次播映的动画片既有教育题材的《23号牛乃唐》,又有中外合拍动画片“熊猫+”系列的《熊猫和卢塔》,还有中国彩色水墨风格动画片《小鸡彩虹》。今年2-4月,吉尔吉斯语版《23号牛乃唐》在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广播电视集团ELTR旗下电视台播出。该台译制人员表示,该片具有广泛的教育意义,他们很需要这种现代风格的动画片。该片翻译和配音质量较高,受到观众好评。

  此次播映活动覆盖中亚五国9家电视台和新媒体平台。其中,乌兹别克斯坦广播公司以乌兹别克语播出纪录片《美丽乡村》《锦绣纪》。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广播公司KTPK以俄语播出纪录片《美丽乡村》和《人生第一次》,吉尔吉斯斯坦莫拉斯电信DTV以俄语播出电视剧《大江大河2》。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电视台电视及新媒体端播出哈萨克语版电视剧《山海情》,并重播哈萨克语版电视剧《三十而已》;哈萨克斯坦One31频道早间时段重播哈萨克语版动画片《熊猫和卢塔》等。

  持续深耕重点市场

  自2013年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提出,10年来,哈萨克斯坦成为中国对中亚传播的重点国家,也成为中国视听节目在中亚最成熟的市场。

  2017年,湖南卫视《我是歌手》节目邀请哈萨克斯坦歌手迪玛希参加,迪玛希在中国迅速走红,广为人知。哈萨克斯坦国家电视台迅速引进《我是歌手》节目,每周与湖南卫视同步播出,迪玛希成为哈萨克斯坦的“民族英雄”和“中哈友谊的使者”。

  中国电视剧深受哈萨克斯坦观众欢迎。近年来,《放弃我,抓紧我》《温州一家人》《伪装者》《恋爱先生》《美好生活》《鸡毛飞上天》《都挺好》《在一起》等电视剧在哈萨克斯坦主流媒体播出,取得良好的播出效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都市爱情剧在哈萨克斯坦广受欢迎,收视排名超过同时期播出的韩剧、土耳其剧和俄剧。2018年6月,哈萨克语版《放弃我,抓紧我》在哈萨克斯坦One31频道播出时,收视排名在7部国外引进剧中位列第3。今年2月6日,哈萨克语版《三十而已》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电视台晚间时段播出,白天重播,受到哈萨克斯坦观众的喜爱。有观众提出希望播出时段提前、白天重播和在新媒体端重播的请求。还有观众表示,该剧刷新了他们对中国的认知,希望当地电视台经常引进中国影视节目,最好多引进一些展现中国当代社会发展概貌的剧集。

  中国纪录片也受到哈萨克斯坦观众欢迎。《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中国3》《超级工程3》《点击新疆》等纪录片都曾在哈萨克斯坦播出。2020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反映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纪录片《武汉24小时》在哈萨克斯坦国家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向哈萨克斯坦观众呈现了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故事,观众们深受感动。

  中国各类题材的动画片在哈萨克斯坦播出后,受到哈萨克斯坦儿童的欢迎和喜爱。哈萨克语版动画片《冰雪冬奥村》2021年6月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电视台播出,收视率高达8.9%。今年1月17日,哈萨克语版动画片《熊猫和卢塔》在哈萨克斯坦One31频道首播,收视率最高达2.22%。今年2月,哈萨克语版动画片《愚公移山》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电视台播出。3月,哈萨克语版动画片《巨兵长城传》在哈萨克斯坦One31频道首播。近期,中国尚斯国际出版传媒集团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电视台和OZINSE国家在线视频平台达成协议,将播出《小济公》等4部中国动画片。

  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广泛的现实需求、坚实的民意基础。在新时代,中国和中亚关系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中国—中亚峰会的召开,为中国与中亚的视听交流合作注入了强大动能,将推动中国与中亚视听交流合作高质量发展,为中国与中亚人民相亲相知作出贡献。

  (作者系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国际传播研究所所长)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26/c1002-32695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