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4年2月12日 星期一

中国代表呼吁国际社会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创造积极条件

  新华社联合国2月12日电(记者王建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12日在安理会审议乌克兰问题公开会上表示,国际社会应该积极劝和促谈,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创造积极条件。个别国家应该立即停止拱火浇油,停止破坏国际社会外交努力。

  张军说,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一贯主张,各国主权、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都应该得到遵守,各国合理安全关切都应该得到重视,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都应该得到支持。

  张军说,9年前,新明斯克协议签署并得到联合国安理会核可,是各方公认的解决乌克兰东部问题的基础性政治文件,具有法律约束力,理应得到有关各方的全面和有效执行。遗憾的是,协议大部分条款迄今未能得到落实,之后又爆发大规模冲突并延宕至今,令人痛惜,值得各方认真反思。

  张军表示,中方敦促有关方面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和平呼声,加强接触,恢复谈判,逐步积累共识,早日实现停火。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国安全不能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地区安全不能以强化甚至扩张军事集团来保障。各国安全利益彼此平等,只有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才能实现普遍安全、共同安全。

  张军表示,中国是维护国际和平的坚定力量,始终站在和平一边,站在正义一边。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为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等热点问题、维护国际和平安全不懈努力。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213/c1002-40177319.html

以军密集袭击加沙中部和南部至少22人死亡

  新华社加沙2月12日电(记者柳伟建)据巴勒斯坦通讯社12日报道,以色列军队当天密集袭击加沙地带中部城市代尔拜拉赫和南部城市汗尤尼斯等地,造成至少22人死亡。

  报道说,以军当天对代尔拜拉赫一处住宅发动空袭,造成至少15人死亡,另有数十人受伤。汗尤尼斯的纳赛尔医院当天遭到以军袭击,造成至少7人死亡、14人受伤。

  以色列军队12日凌晨对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拉法及周边地区发动打击。据巴勒斯坦通讯社报道,打击行动已造成超过100人死亡,另有数百人受伤。加沙地带消息人士12日告诉新华社记者,由于以军的密集轰炸,已有大量拉法居民离开家园逃往加沙地带中部地区。

  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以军过去24小时对加沙地带的袭击共造成164人死亡、200人受伤。去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2.83万人死亡、近6.8万人受伤。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213/c1002-40177190.html

2024年2月11日 星期日

叙利亚说美国在中东军事行动将扩大冲突

新华社大马士革2月11日电(记者冀泽 程帅朋)叙利亚总统巴沙尔11日说,美国在本轮巴以冲突中持续向以色列提供致命武器,并在中东多地发起军事行动,这将扩大地区冲突。

据叙利亚通讯社报道,巴沙尔当天在首都大马士革会见到访的伊朗外交部长阿卜杜拉希扬,双方讨论了当前巴以及地区安全局势。巴沙尔重申对巴勒斯坦人民的支持,并敦促国际社会特别是联合国安理会,立即采取行动制止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

阿卜杜拉希扬说,当前加沙地带冲突不仅被视为地区层面的主要问题,而且也是国际层面的重要关切。

当天,叙利亚外长梅克达德与阿卜杜拉希扬就当前地区局势举行会谈,双方谴责了未经授权的外国军队在叙领土上的“非法存在”。

今年以来,美国对叙利亚、伊拉克、也门境内目标发动多次空袭,造成多人死亡。一些国家对美国的行动表示谴责,认为这是对相关国家主权的侵犯,会加剧地区紧张局势。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212/c1002-40177072.html

伊美恢复讨论结束国际联盟存在的会谈

新华社巴格达2月11日电(记者段敏夫 李军)伊拉克武装部队总司令发言人叶海亚·拉苏尔11日发表声明说,伊拉克当天同美国主导的国际联盟在高级军事委员会框架下举行第二轮会谈,讨论逐步削减直至结束国际联盟在伊任务。

拉苏尔在声明中说,伊拉克在高级军事委员会框架下同国际联盟重启会谈,对军事现状、现阶段风险水平、作战环境及伊拉克武装部队战斗能力开展评估。双方将在会谈基础上为逐步削减直至结束国际联盟在伊任务设定时间表。

伊拉克总理媒体办公室1月27日发表声明说,伊拉克和美国当天启动首轮对话,讨论结束国际联盟在伊拉克的存在。伊拉克总理苏达尼主持了首轮对话,但没有公布更多细节。本月,美军接连空袭伊拉克境内目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导致会谈一度中止。

美国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2011年年底从伊撤军,仅留少量驻军。极端组织“伊斯兰国”2014年夺取伊拉克西部和北部大片地区,美国主导的打击“伊斯兰国”国际联盟随后增兵伊拉克。2022年1月,伊拉克总理新闻办公室发表声明说,国际联盟的战斗任务已结束,伊军方已接管所有军事基地,一些从事顾问工作的外军人员仍留在伊境内继续为伊安全部队提供支持。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212/c1002-40177071.html

携手迈向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和音)

  在中华文化中,喜庆祥和的春节,体现了和睦、和谐、和平的精神内核。共庆新春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美美与共的生动体现,是各国携手同心、共创美好未来的生动体现

  

  在中国,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时刻,神州大地洋溢着喜庆、涌动着活力。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春节庆祝活动也好戏连台。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1/5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春节民俗活动已走进近200个国家和地区。

  在中华文化中,喜庆祥和的春节,体现了和睦、和谐、和平的精神内核。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务实行动,与联合国倡导的多元、包容文化价值理念一致。全球共庆新春,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交流互鉴,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携手同行。

  共庆新春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美美与共的生动体现。“美好的春节洋溢着幸福与祥和气息,促进友谊、和谐与团结”“春节是一个为了更加团结友爱、为每个人创造更美好世界的节日”……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在祝贺新春时表示。春节的文化内涵与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高度契合,春节的价值得到越来越多各国人士的认同。连日来,许多国家的政要出席春节庆祝活动,许多国家的民众一起喜迎新春,充分表明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可以将各国人民团结在一起。

  共庆新春是各国携手同心、共创美好未来的生动体现。今年的春节是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后的首个农历新年。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等举办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布春节视频致辞,对中国和中国人民坚定支持联合国、多边主义和全球进步表示感谢,表示“只要我们携手共进,就能实现一个可持续、公正与和平的未来”。许多国家的政要也表示,期待加强友好合作,共同应对日益复杂的全球挑战,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具有刚健威武的雄姿、勇猛无畏的气概、福泽四海的情怀、强大无比的力量,既象征着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进取的精神血脉,更承载着新时代新征程亿万中华儿女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坚定意志和美好愿望。”新的一年,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同时将坚持胸怀天下,携手各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迈向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12日 03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212/c1002-40176974.html

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就菲律宾非法侵闯黄岩岛发表谈话

  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甘羽表示,2月2日至9日,菲律宾海警9701船多次非法侵闯中国黄岩岛邻近海域。中国海警在喊话警告无效的情况下,依法对菲船采取航路管制、外逼驱离措施,现场处置专业规范。中国对黄岩岛及其邻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海警依法在中国管辖海域开展维权执法活动一以贯之,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211/c1002-40176939.html

2024年2月9日 星期五

随笔|龙年到来,“龙”的英文译法与文化因素

新华社北京2月9日电 随笔|龙年到来,“龙”的英文译法与文化因素

新华社记者孙硕 王普

甲辰龙年到来之际,海内外多地举办迎接中国农历新年的庆祝活动。一个现象让不少人好奇:在广场墙壁、商家标语、店铺贴纸上,“龙”的英文翻译有的使用单词dragon,还有的用了发音同中文相近的另一个单词——loong。

loong典出何处?dragon的译法还能不能用?两者背后有怎样差异?带着这些问题,新华社记者采访海内外专家和文化传播工作者,探究“龙”的不同英文翻译背后有怎样的文化因素。

龙为什么会被翻译为dragon

“在马可·波罗的东方游记里就有dragon这个词了。”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彭萍告诉记者,马可·波罗可能从外形上观察认为,中国建筑上的“龙”跟西方的dragon有一定相似之处。

后来,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编纂出《华英字典》,将“龙”译为dragon。“这本字典影响非常深远,这种译法就在西方大部分人中间流传并延续至今。”彭萍说。

loong的使用也由来已久。19世纪初,英国传教士马什曼在其所著的《中国言法》一书中把“龙”注音为loong,但翻译时依然使用dragon一词。

谈到西方的龙和中国龙是否相同,卢森堡大学学者卢卡·努尔米奥告诉记者,中国龙的形象更友好和善,而西方的龙多是魔怪形象,“两者显然是不一样的”。英国知名汉学家弗朗西丝·伍德(中文名吴芳思)表示,在中国,龙是尊贵的象征,形象非常正面,但西方的龙形象则不同。

彭萍认为,语言与思维相关,对人的认知存在影响。

“中国热”带动中国龙的形象变化

身姿飘逸,喜欢捉迷藏;可爱热情,能与人共舞。海外插画艺术家米雷把自己画出的中国龙做成多个动漫视频,分享在社交媒体上,获得很多海外网友点赞。

米雷说,自己希望画出的龙拥有可爱、有趣、亲和的形象,让更多海外朋友更好地理解中国龙的文化内涵。

在挪威,当地民众与中国龙年生肖“吉祥龙”等冰雕作品争相合影;在法国,各国游客驻足巴黎香榭丽舍大街观看舞龙舞狮表演;在匈牙利,人们对唐人街庙会上的“吉祥龙”糖画作品非常喜爱……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走出国门,越来越多的海外朋友加深了对中国龙等中国文化元素的了解。

年过七旬的吴芳思表示,在她年轻时,身边很少人了解中国农历新年等中国传统节日,但如今从伦敦唐人街到当地著名的特拉法尔加广场,都会举行中国农历新年的庆祝活动,“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更强了”。

中国龙翻译多样化

谈到“龙”的译法,努尔米奥认为可以翻译为loong,因为“西方的dragon一词不能真实反映中国文化中‘龙’的含义”。吴芳思认为,按照目前受众理解和接受程度,可考虑翻译为Chinese dragon(中国龙)。日前,《牛津英语词典》收录Chinese dragon为标准词目,在注释中也加入了“龙”在中国文化中的正面含义。

彭萍表示,这些现象说明中国文化已传播得非常广泛。谈到翻译问题,彭萍认为loong是一个更优选择,因为loong更形象,而且有例可循。

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副教授玛丽亚·谢梅纽克说:“每一个国家,每一种文化,在跨文化传播时都应有翻译定名的自主权。”

2月3日,南太平洋国家斐济发行中国农历龙年生肖邮票,发行活动现场多处标识着loong的字样。斐济总统卡托尼韦雷在给中国人民送上新春祝福时,也将龙年称为“the year of loong”。

“loong在斐济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斐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韩小燕表示,他们从这一翻译入手,推动文化传播。

彭萍说,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中国文化概念通过贴近原意原音的译名传播。(参与记者:王沛、杜鹃、刘宇轩、郭鑫惠、孟菁、张百慧)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210/c1002-40176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