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訊】 新北市在內政部「114年度雨水下水道系統維護管理訪評」中,再度蟬聯直轄市組優等,寫下全國唯一的十四連霸傲人紀錄。這項成就背後,不僅是市府團隊長達14年不懈的精進努力,更是從傳統人力維護,進化至AI智慧防汛的創新,徹底展現新北治水從「被動應變」到「主動出擊」的蛻變。 水利局長宋德仁表示,新北市能持續領先,關鍵在於我們不僅擁有完善的基礎建設,更全面導入智慧科技,打造領先全國的防洪體系。新北市雨水下水道建設長度已逾800公里,實施率高達92.88%,遠高於全國平均的80.87%,為城市打下堅實的防洪基礎。更重要的是,我們將數據與科技深度整合,讓治水管理更精準有效。 宋德仁進一步說明,此次蟬聯佳績,歸功於水利局在防汛管理上導入的AI智慧科技。目前全市已有607支CCTV具備影像辨識功能,準確率高達88%,大幅提升災害掌握能力。此外,更運用CCTV監視影像進行「雨絲辨識降雨強度」,其預警時間領先雨量紀錄超過16分鐘,為防汛人員爭取寶貴的超前部署時間。水利局也將AI應用於抽水站管理,除了以預抽機制提升整體滯洪空間,也利用AI判斷下水道與前池水位關係,主動推播通知操作人員啟動抽水。這些創新應用,讓新北防汛從「出事了應變」,變成「出事前就先準備好」。 除了水利局這幾年的創新精進作為外,還有各區公所的共同努力。平時,各區公所肩負起第一線的維護重任,每月進行雨水下水道自主檢查,並配合水利局汛期前、中的例行性抽查。水利局每年更聯合環保局、養工處等單位辦理跨局處聯合考評,確保下水道維護品質,年平均巡檢超過13,000處。在極端氣候下,水利局也持續改善了轄內17個行政區、共計88處積淹水點,有效提升區域排水能力。 水利局強調,市府已成功建立一套全國最完善的智慧化防汛機制。透過AI智慧防汛平台應用,新北市不僅將極端降雨對市民生活帶來的不便降至最低,更藉由透水保水計畫、公園活化成滯洪池等多元策略,全面提升都市承洪韌性,這些精進作為,讓民眾真切感受到居住環境的改善與安全保障,也象徵著新北市在邁向韌性城市的道路上,跨出了堅實且穩健的一大步。 新聞稿資料詳洽:新北市政府水利局 雨水下水道工程科 游蕙綾科長 聯絡電話:(02)29603456 分機4846
from
https://www.ntpc.gov.tw/ch/home.jsp?id=e8ca970cde5c00e1&dataserno=fe8be55f008d6e501e3a59eae79383b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